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文明提示語 我們的節日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互動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節日食俗:春節吃餃子的由來
2013-02-16 09:09

  中國未成年人網配圖

  根據文獻記載,春節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至遲在明代已經出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這種習俗已經非常廣泛,已經把它固定下來。這種習俗和中國古代的計時法有關系,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每一天的時間。就把每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天開始是子時,子時就相當於今天半夜二十三點到一點這個時間,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時候,就不僅是新舊兩天的更替,而是新舊歲的更替,中國人稱它為“交子”。

  中國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辭舊迎新這個界限,那麼在這個時候,應該搞一些儀式來祈求來年的吉祥如意,那麼在這個時候吃餃子,餃子和“交子”正好是諧音,而且餃子還有豐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義,所以中國人慢慢形成,在春節、在大年初一、在交子時刻,吃餃子的習俗。

  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夜裡,窗外雪落無聲,屋內燈光暖人,鍋裡熱氣騰騰。把所有的思念與祝福,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中!紅紅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覺得有滋味,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各地都有特色餃子,像蝦肉餃子、羊肉餃子、牛肉餃子,這類純葷的當然可口,但單一的葷料則難免顯得單調,不如再加一種葷料,這樣口味會更好些,比如三鮮餃子。當然也有純素的餃子,如素餡餃子。但按我的口味來評價,純葷與純素的餃子,都不及葷素搭配的好吃,比如惠美餃子,菌菇系列的餃子為我的最愛。如有賓客到訪,我都會帶著賓客到惠美餃子家吃菌菇風味的,每次客人吃了一盤後,還嫌不過癮。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紮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纔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固冬至時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稿源: 中國未成年人網綜合  編輯: 宋文婧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道德課堂——致敬道德模范 傳承榜樣力量
·養老院裡歡樂多 眾人高唱社會主義好
·天津非遺少年說
·探訪天津黃河醫院安寧療護病房:讓生命留愛不留憾
·阿裡公益天天正能量聯合新報為外賣哥肖明頒發特別獎
·送餐途中滅火 外賣有了『英雄味道』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青馬研讀: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天津東麗區紅領巾巡講團創新宣講 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任益萱等擔任主講
·天津媒體調查:『趣味』旅游正在取代『區位』旅游
·天津南開區昌寧北裡小區:全市首個『路燈充電樁』進小區 照明充電合二為一(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新華社蹲點記錄:『女兒書記』林則銀的『治理經』
·劉昭:我在天津河北區日方裡小區當網格員的一天
·[視頻]天津河北區王串場街道:『小修小補』回歸百姓生活圈(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日報評論:打好歷史文化這張牌
·[視頻]天津:陳敏爾赴薊州區調研
·2023年天津市政務誠信評價結果發布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