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道德講堂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誰都不能忘記的四位大師
2014-05-28 09:16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今年,天津有四位文化名人誕辰一百週年,駱玉笙、馬三立、樑斌和魯藜。

我提筆真是難用什麼語言來描述四位文化名人,就好比四座大山在聳立,我們就是在仰望。我喜歡駱派,在她老人家在世時,我就說是她的迷,等於現在的“粉絲”。但我想要聽聽駱玉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唱的《醜末寅初》,那纔是駱派的精髓。速度和節奏都比她後期要快,而且聲音很是清亮,處理得也很緊湊。有的朋友認爲,前期駱玉笙有劉派的痕跡,後期駱玉笙歷經滄桑,清亮中加入了深沉委婉,這時才形成駱派風格。我不太同意,駱玉笙到了晚年必須這麼唱,因爲氣力和年歲的關係,論真正成熟還是她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雖然有某些劉派的痕跡,但十分動聽悅耳,富有成熟的藝術魅力。我憂慮現在沒人研究駱派,或者說駱派正處在都喜歡唱,但卻沒人琢磨的時期。

想起馬三立,覺得那是一個可愛可親的老人。馬三立開創了平民相聲的口語化和生活化,最重要的是沒有上韻的口白,節奏不連貫,好像總是在想,可聽起來卻顯得那麼自如大氣,現如今這樣的表演可說鳳毛麟角。我們的輿論有個誤解,就是現在年輕人說相聲比過去的好,其實不然,比馬三立、比侯寶林、比張壽臣、比劉寶瑞,都是無法比的,特別是相聲文化的底蘊,以及火候和基本功,實在說,差距越來越大。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我在羣衆藝術館就開始和同仁們舉辦羣衆文學評獎。到了2007年就開始了全國羣衆文學評獎,後來冠名“東麗杯”。那時,我們就把天津的文學大師孫犁、樑斌、魯藜的旗幟打出來,安排了樑斌小說獎、孫犁散文獎、魯藜詩歌獎,這三面大旗在全國亮起,產生了全國的羣衆文學效應,也讓業餘作者有了自己的評獎,天津有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去年是孫犁誕辰百年,今年是樑斌和魯藜誕辰百年,三位文學大師相繼的誕辰百年給天津、給全國又一次帶來影響。

我在“文革”時期被父母安排回到老家河北省安平縣南牛具村,我偷偷跑到附近中學圖書館看書,看得最有滋味的就是樑斌的《紅旗譜》。這部長篇鉅著發生的地方就是在我們老家的滹沱河岸邊。我常常是讀了一部分就跑到滹沱河裏游泳,吮着那濃濃的滹沱河水,腦袋裏浮現出的就是朱老忠的人物形象。樑斌在世時,我有幸和大師接觸,聽他的文學之道,覺得他就是朱老忠,他就是冀中農民的英雄形象。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學浩海中,樑斌的《紅旗譜》是一部反映農民的鉅著,無人超越。衆人知道魯藜在他40歲、應當是一個男人的鼎盛時期,被批判爲胡風集團中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說來魯藜倒是一直在胡風辦的刊物上發表作品,詩集《醒來的時候》和《星的歌》也是胡風給他出的。雖說兩個人神交十多年卻從未見面。魯藜受盡政治磨難從來沒有倒下,他寫了《泥土》,自己也成了泥土。想來,如果世界如詩,那麼魯藜生命如花。

今年也是相聲名家趙佩茹誕辰一百年,2014年記載着天津這麼多藝術大師。(李治邦)

 
稿源:  編輯:謝小燕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Ñ¬z¡y¤½¥æ±B¨®¡z¶}±Ò§O¼Ë©¯ºÖ¸ô
¡P¤k¥æÄµ³s±¶¡G¤Q¤G¦~µL¼Æ¦¸¡yÂਭ¡z¡AµL®¬°í¦u¡y­ìÂI¡z
¡P¤Ñ¬zÀØ®ü·s°Ï©~¥Á©P§Æ¥­ªÅ¤â¹Ü©ò±Ï¥À¤k ºaµn¤¤¥¡¬Fªk©eµo¥¬ªº¨£¸q«i¬°«i¤hº]
¡P«n¨Êª¼¤H¤Ò°üÄâ¾Éª¼¤ü¨Ó¬z®È´å¡G¡y¼ö¤ßªº¤Ñ¬z¤Hµ¹¤©§Ú­Ì«Ü¦h¥ú©ú¡z
¡P¡y·s¤Ñ¬z¤H¡z±i³Í»Ê¡G¦h¦~¸Û«H¸gÀç¦×©± ¥u¬°ÅýÅU«Èº¡·N
¡Pªkªv¤é³øÀYª©¡G¤Ñ¬z«ß®v­J­^»í®½Äm³y¦å°®²Ó­M
¡@¡@ºë¯««Ø³]¶i¦æ®É¡@¡@¡@¡@¡@¡@¡@¡@¡@¡@¡@¸Ô²Ó>>
¡P½Ã¬zºaÄ£»PªF¤è±Ï´©Áp¦X¶}®i¤Ñ¬z°¨©ÔªQ§ÓÄ@ªÌÀ³«æ±ÏÅ@°ö°V¬¡°Ê
¡P¤Ñ¬z¹qµø»O¡m¾Ä¶i¤Q¥|¤­ ³v¹Ú·s©ºµ{¡n¯S§O¸`¥Ø¡]Ä_Ëû°Ï ÀR®ü°Ï ¹çªe°Ï Áª¦{°Ï¡^
¡P¤Ñ¬z¹qµø»O¡m¾Ä¶i¤Q¥|¤­ ³v¹Ú·s©ºµ{¡n¯S§O¸`¥Ø¡]¦è«C°Ï ¬z«n°Ï ¥_¨°°Ï ªZ²M°Ï¡^
¡P¤Ñ¬z¹qµø»O¡m¾Ä¶i¤Q¥|¤­ ³v¹Ú·s©ºµ{¡n¯S§O¸`¥Ø¡]ÀØ®ü·s°Ï ©M¥­°Ï ªeªF°Ï ªe¦è°Ï¡^
¡P¤@Áä¬ï¶V ±a±z¦^¬Ý1980¦~¥Nªº¤Ñ¬z°¨©ÔªQ
¡P¤Ñ¬zÄ_Ëû°ÏÁ|¦æ¶m¬ù¤å©úºqµú¤ñÁɨMÁÉ
¡P¤H¥Á¤é³øµû½×¡G¤Ñ¬z½Ã¬G«°ªF«°Àð¿ò§} ¦a¤U8¦Ì³B¡y®ÉªÅÅ|¦L¡zªº±Ò¥Ü
¡P¦^±æ¡y¤Q¥|¤­¡z¡G¤Ñ¬z¹qµø»O¡y¥|­Óµ½§@µ½¦¨¡z³ø¹D¶°
¡P±À°Ê¤å¤Æ¶Ç©Óµo®i ¥sÅT¡yªe®ü¬zÃý¡z«°¥«¦W¤ù
¡P©wµM¡A·Î»æªG¤l¡F©¿µM¡A©@°Ø¡I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