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文明提示語 我們的節日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互動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歷代聖賢之董仲舒
2013-02-06 14:34

董仲舒 - 史籍記載

董仲舒喜歡談論神秘莫測之事,善為災異之說。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遼東高廟和長陵高園殿發生火災,董仲舒推說其意,寫成《災異之記》草稿,尚未上書皇帝。主父偃私見其稿,因為嫉妒董仲舒,所以將《災異之記》草稿偷竊出來上奏朝廷。漢武帝將它交與朝中諸儒審閱。因其中有諷刺時政的文字,漢武帝一怒之下,把董仲舒打下了大獄,雖然後來漢武帝看重他是著名的經學大師,又下詔赦免其罪,復為中大夫,讓吾丘壽王向他學習《春秋》公羊學,但是董仲舒再也不敢談論災異。

董仲舒 - 董仲舒墓之迷

名垂千古的西漢儒士董仲舒先生已經去世2000多年,然而他生前決不會想到,後人竟會為他的安葬之地爭論不休,就連中國最具權威的兩部工具書《辭海》與《辭源》也對此各執一詞。

一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西漢儒士董仲舒先生名垂千古。已經去世2000多年的董先生,生前做夢也不會想到,後人竟會為他老人家的安葬之地而困惑,即使連中國最具權威的兩部工具書《辭海》與《辭源》也對此各執一詞。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是我國西漢有名的儒學大師,祖籍廣川(今河北景縣),著有《春秋繁露》和《董子文集》。民間傳說董仲舒是董永和七仙女所生,自娘胎裡就帶有一種仙氣和靈氣。他從小就接觸儒家經典,飽讀聖賢詩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被漢武帝采納,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他一生仕途坎坷,頗不得志,因談論災異,被降職下獄。後任江都王、膠西王的國相,由於看不慣膠西王橫行不法辭官居家,晚年遷居茂陵(今陝西興平)講學著書。

董仲舒去世後究竟安葬在哪裡?答案至今撲朔迷離,中國最具權威的兩部工具書《辭海》與《辭源》的詮釋也大相徑庭。據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版的《辭海》第489頁稱:“下馬陵,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門附近,本西漢董仲舒墓,一說漢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馬,故稱下馬陵;一說董的信徒過此皆下馬,因以為名。俗稱蝦蟆陵。”

商務印書館2001年修訂的《辭源》第2776頁稱:“蝦蟆陵,地名,在長安城東南,與曲江近,相傳為董仲舒墓,門人過此皆下馬,故稱下馬陵,後人音誤為蝦蟆陵。見唐李肇《國史補》。一說漢武帝幸芙蓉園,至此下馬,遂誤為蝦蟆陵。唐時為妓女聚處,唐白居易《長慶集十二琵琶引》:‘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下馬陵乃明代造假產物

多年從事文史研究的西安市文史研究館蔣紀新副館長近日對記者說,《辭海》與《辭源》關於董仲舒墓的分歧,主要在於下馬陵的位置。蔣紀新先生認真查究歷代文獻,提出驚人之見:今天和平門裡的下馬陵,是明、清兩代一群喜歡附庸風雅卻又昏庸無知的官吏之所為,是“長官意志”的典型產物,是不折不扣的造假。

在北郊西安市文史研究館的辦公室裡,蔣紀新副館長面對記者侃侃而談。唐長安城的常樂坊位於興慶宮以南約1裡許,即今西安市興慶南路沙坡村至西安交通大學一帶。“常樂坊內街之東”位置,即今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區校醫院南側。而當時的萬年縣(後改稱咸寧縣)治所,在今西安市和平門附近的縣門街一帶,西安交通大學校醫院的位置正在此以南約3公裡。以上說法,與《辭源》所說吻合。直到明代中葉,對這一點尚無異議。如明天順五年(1461年)成書的《大明一統志》、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成書的《陝西通志》中均稱:“董仲舒墓在城南六裡”。但此後的地方志書就忽然改變腔調,說下馬陵在和平門附近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蔣紀新先生強調,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在全國各地紛紛大建“董子祠”的形勢下,陝西巡撫王詡於正德元年(1506年)在今西安交通大學的下馬陵也建了一座董子祠。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兵部侍郎兼陝西巡按都御史趙廷錫下令把城南六裡外的董子祠搬進城內,移建在今和平門附近的位置,並在這座董子祠後為其造墓。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欽差總兵張光宇為這座董子祠後的董仲舒墓一本正經立了墓碑。從此,明代陝西、西安方志全都改了口。清康熙元年(1667年),咸寧知縣黃家鼎把下馬陵重加修葺,並在門前刻石“下馬陵”,將今和平門西緊靠城牆這條街巷改稱下馬陵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陝西巡撫畢沅又為下馬陵再次題碑刻石。於是,《關中勝跡圖志》和各種清代方志也紛紛聲稱下馬陵在城內胭脂坡下,以訛傳訛以至於今。

蝦蟆陵不是董仲舒墓

既然今和平門裡的下馬陵乃系明代官吏偽造之物,那唐代長安常樂坊(今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的下馬陵或蝦蟆陵果真就是董仲舒的墓嗎?蔣紀新先生經過嚴密考證,認為蝦蟆陵或下馬陵並非董仲舒墓;所謂“下馬陵”的典故與歷史事實不符,顯然屬於後世儒家謊言。

北宋宋敏求的《長安志》和清代徐松的《唐兩京城坊考》,是歷史上全面記述唐代長安歷史地理的兩部史籍,作者身為朝廷史館修撰,史料來源廣泛且翔實可靠。這兩部史籍在對唐代朝野文獻作了一次全方位掃描後,得出的結論驚人地一致:“俗誤以為董仲舒墓”。

據專家考證,唐代長安常樂坊(今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的下馬陵或蝦蟆陵,漢武帝時代屬於皇家上林苑范圍,故根本不可能有董仲舒墓。據《資治通鑒》載,漢武帝所建的上林苑北至阿房宮,西至周至縣,東至宜春苑(今曲江池),南抵南山。建上林苑時,將這一范圍內的居民一律遷出,原有的屋捨、墳墓一律平毀,當時應該不會允許把董仲舒墳墓建到皇帝上林苑中的。

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見雖系事實,但對董仲舒其人並不欣賞,更談不上重用。蔣紀新指出,董仲舒沒有能夠進入中央統治集團,被漢武帝派往遙遠的外地,先任江都王劉易的國相,後因故降職為中大夫,之後一度任膠西王劉端國相,不久董就以老病辭職了。漢武帝對董仲舒不僅從來談不上特別尊敬,而且曾經大發雷霆要砍董的腦袋,經多人求情纔得以幸免。事實上,董仲舒的地位是被後世儒家不斷炒作拔高的。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是董仲舒的學生,但在《史記》中對他的推崇也很有限。說到漢代儒家,《史記》中視為“大哥大”的是叔孫通,為其專闢《劉敬叔孫通列傳》作重點記述,尊稱其為“漢家儒宗”;而對董仲舒呢,則只是放在《儒林列傳》中一並記述,位置十分靠後,篇幅也很簡短,可見當時社會對董仲舒的評價不難窺見。所謂漢武帝一到董仲舒墓前就下馬的典故,顯然與歷史事實不符,純屬後世儒家謊言。

綜上所述,蔣紀新斷言蝦蟆陵或下馬陵並非董仲舒墓,《辭海》與《辭源》雖各執一詞卻都搞錯了。

茂陵“策冢”是真正的董仲舒墓

既然和平門裡下馬陵的董仲舒墓是造假之物,交大蝦蟆陵也不是董仲舒墓,那麼,董仲舒墓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按漢代禮制,皇帝一上任就要為自已建造陵墓,並在陵園附近建造陵邑,把達到一定級別的達官顯貴豪門巨富遷入陵邑居住,這些人死後也循例陪葬於陵園周圍。漢武帝登基後,在今興平縣境建造了茂陵與茂陵邑。蔣紀新先生告訴記者,有關史實文集對董仲舒的晚年歸宿記載非常清晰:董仲舒曾任諸侯國相,雖是無足輕重的閑官,但級別卻相當高,為二千石吏,屬高級官員之列。因此漢武帝建茂陵後,董仲舒就遷居茂陵邑的顯武裡。據《漢書?董仲舒傳》載:“及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年老,以壽終於家。”這裡雖未明言葬處,意思其實已很分明。

蔣紀新先生說:“陪葬皇陵不僅是皇帝恩典的殊榮,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君臣一體忠於皇室之義。董仲舒作為一代儒學大師,一向鼓吹儒家思想的忠君尊禮,並以嚴守儒家禮制一絲不苟名重於世,陪葬茂陵無疑是他的理想歸宿。他的墓葬還能跑到哪兒去呢?”北宋《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七記載:“董仲舒墓,在(興平)縣東北二十裡。”

今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鄉漢武帝茂陵以北約500米處,有一座村莊叫“策村”,235戶村民中除8戶外,全系董姓。蔣紀新認為,這些村民就是在這裡世代相繼住了二千多年的董仲舒後裔。策村東南約250米處,有一座南北長71米,東西寬30米,封土殘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稱為“策冢”,這就是董仲舒的墓冢。

為什麼叫“策村”“策冢”,卻不叫“董村”“董冢”呢?據村民們說,這是因為他們的祖上董仲舒曾進呈“天人三策”有功於漢,為銘記先人功績,遂以之為名。近一個世紀以來,口頭歷史學已發展成為歷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口頭歷史學的史料可靠性得到學術界廣泛承認。村民們對策村來歷及策冢墓主的說法,無疑為董仲舒之墓所在地提供了一個典型例證。

董仲舒 - 傳世佳句

道源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稿源: 互動百科  編輯: 宋文婧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520』並非年輕人的『專利』 這裡的愛更濃
·『公交頭等艙』駛進校園 倡導文明交通新風尚
·楓葉團隊開展『致敬母愛』主題婚紗照活動
·5.12國際護士節,致敬最美白衣天使!
·天津師大開在五大道上的實踐思政課
·『楓葉紅』盡顯『她力量』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傳播文明 我們在行動
·天津媒體評論:3歲男童被狗咬傷後死亡 查找犬主討回公道
·人民日報:中國好人劉天民種好都市『菜園子』 鼓起村民錢袋子
·多部門出動 整治千裡堤『黑鳥市』
·校園欺凌退退退!北辰檢察『藍』護航少年『紅』……
·在紀念天津市關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愛』教育陣地建設推動會上的發言 七十二載耕耘路 教書育人獻終生 王希萍
·[視頻]『天開杯』創聚津門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與社會責任主旨報告會舉行
·眾議:取消『左行右立』還應多宣傳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短視頻征集展示活動火熱開啟
·天津媒體觀察:天開園的夜晚『不一Young』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