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首頁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尋根祭祖的永恆之題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13-03-22 16:01

  全世界65億人口,華人佔五分之一,華人手牽手可以繞地球八圈。華人的祖先是軒轅黃帝。

  每年清明節,在陝西省黃陵縣迎來了海內外華人恭祭黃帝陵。在黃陵祭祀黃帝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華人尋根祭祖所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在有著十餘萬株千年古柏衛護的黃帝陵園祭祀者在莊嚴肅穆的祭典禮樂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古到今,許多華夏兒女,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有的遠度重洋、專程趕赴黃陵祭祀先祖,並寫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詩篇;有的在衣服上寫著“想家”、“念祖”和“落葉戀本根”、“孤苦無依汗、夜夜夢神州”等詩語,以各種形式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對祖國的依戀。充滿了民族情感和思鄉之情,這種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在祭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經歷了過多苦難的中華民族,在今天得到了揚眉吐氣,苦難使我們認識到只有團結一致,憤發圖強、共同建設強大祖國,我們纔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祭祀黃帝源遠流長

  祭祀活動開始於人類初期的圖騰崇拜,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向前發展,祭祀祖先也逐步演變和發展,而且越來越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對黃帝的祭祀反映了古往今來炎黃子孫緬懷先祖的民族認同心理和對祖先的崇拜。

  《禮記•祭法》中載:“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事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就是說祭祀的是那些有發明創造有益於人民的人;為了國家民族利益而有功德的人,當然對於那些危害人類而沒有公德的壞人壞事都不能列入祭祀的對象。

  對於喪葬之禮,孔子曾以血緣關系來解釋說:“服喪三年,是因為每一個人在出生三年都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父母喪亡,子女極為悲痛,以至,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以喪葬這種形式寄托和表達對親人的哀思。

  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就是體現和落實孝。《論語》中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就是說認真對待喪葬之禮可以達到民德歸厚之功,使社會風氣淳厚。它的精神在於引導人們的情感,達到社會和諧。

  千百年來,我們對黃帝的祭祀,就是因為黃帝及其所領導的華夏集團是中華文化的奠基者。黃帝及其部族的發展和民族融合,拉開了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序幕。在黃帝及其部族的治理下,其物質文明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進步。黃帝時代的許多發明創造,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領域,而且在政治上的許多典章制度,風俗習慣等極大地豐富了先民們的物質和精神領域,所有這些功德都造福了先民,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

  中華民族有不忘始祖:“尊祖敬宗”的優良傳統。歷代對黃帝的祭祀是歷史文化認同的光輝表現。它萌發於先泰,弘揚於秦、漢、隋、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從未間斷。特別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認同感所煥發出來的民族精神對於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偉大意義。

  對黃帝的緬懷與祭祀寄托了華夏兒女對黃帝開闢中華文明的偉大功績的認同。特別是以後的元、清兩代、滿、蒙對黃帝的尊崇和祭祀更體現了民族融合的發展過程。從而促進了民族團結凝聚的積極作用。直至當代,黃帝祭祀已成為全球華人所關注的民族情感,它深刻地反映了華人團結和振興中華的共同願望。

  歷代祭祖,重點在哪裡?

  歷代祭祀活動,都是在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中進行的。追思中華民族先輩們如何創造發明,如何造福子孫,如何維護民族尊嚴和團結統一和社會和諧。

  在近代,中華民族在反對外來侵略者的共同斗爭中,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存亡相連、榮辱與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當代祭祀黃帝是中國各族人民和全球華人認同的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走向繁榮、富強現代化的祖國的盛會。

  從歷史上看,千百年來祭祀先祖的活動,從未間斷,僅以清代為例:清朝260年間,祭祀黃帝26次,其祭禮之隆重,規模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祭祀的時間,多是在有關重大國計民生和維護國家統一,需要動員全國人民進行完成的重大事件,而且取得了成功和勝利時,便舉行盛大典禮,以告慰黃帝在天之靈。

  康熙皇帝在位時,黃淮泛濫成災、兩岸人民流離失所,深受其害,康熙帝動員全國力量,經過10多年的治理,根除了水患,取得治黃的勝利,於是在康熙四十二年隆重地祭祀黃帝。

  乾隆年間,新疆准葛爾部發生叛亂,嚴重地危害到國家的統一和安全,同時給准葛爾人民帶來了災難。於是乾隆皇帝親駕出征,平息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勝利後,乾隆皇帝派遣重臣前來黃帝陵,恭祭黃帝,在祭文中他盛贊黃帝功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願望和決心。

  在近代,在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中,湧現出許多中華優秀兒女與侵略者進行斗爭的英雄事跡。如臺灣愛國詩人丘逢甲,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領導臺灣人民進行了英勇斗爭,後因寡不敵眾失敗後,他悲憤地寫道:“人生亦戀祖,誰非炎黃孫,歸鳥思故林,落葉戀本根”。他來到黃帝陵前祭祀黃帝時,寫道:“袖中一卷英雄卷,落日來登黃帝陵”。還有偉大的文學家魯迅也寫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表達了抗擊日寇的決心。從古到今人們都把黃帝當作中華民族精神的化身來鼓舞人們沿著黃帝開創的中華文明大道前進。黃帝已融入中國人民和民族精英們血脈靈魂。所以對黃帝的緬懷和思念、抒發“思慕之情”。更為重要的是“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繼承先輩遺志,發揚光大精神。

  自清末以來,中華民族陷入內懮外患,面對列強帝國主義的侵略,對黃帝的祭祀與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相聯系,許多愛國志士、常以祭祀黃帝來抒發愛國志向,表決心、求團結號召中華民族團結起來進行斗爭。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是蘊藉於整個中華民族之中的一種深厚巨大的精神力量。

  中華民族在歷經艱難困苦和外侮內辱中不斷成長壯大,成為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東方大國,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維系,鼓舞與促進。正是這種紮根華夏大地,並且通過千百年的錘煉鞏固起來的對自已祖國的深厚感情,激勵了無數有志的中國人艱苦奮斗,前僕後繼,為著祖國的強盛而不惜自己的生命。

  自從一八四O年以來,由於列強的侵略,使整個中華民族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腐朽昏庸的封建統治者不斷喪權辱國造成了中華民族非常深重的苦難,每一頁歷史都浸滿了人民的血淚,也記下了侵略者的累累暴行。但是中國人民是英勇的,他們挺身而起保家衛國,進行反侵略斗爭。英雄事跡,振奮人心,使列強瓜分中國的美夢,成為泡影。

  是什麼力量支橕著中國人民反對侵略的決心,不就是我們始祖軒轅黃帝為我們開創的中華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的維系。所以在當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仍然是我們祭祀黃帝的永恆主題。

  謁陵祭祖重在振奮民族精神

  謁陵祭祖喚起中華民族的熱情,團結全世界華人,增強信心、振興中華。

  弘揚民族精神,無論是大陸、臺灣或是港澳的中國人,以及棲身異國他鄉的海外華人,都希望看到祖國統一、領士完整、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因為在你的血管裡流淌著中國人的血,基因裡滲透著中華文化傳統,祖國的強盛身居異國他鄉纔會感到自豪和驕傲,纔能揚眉吐氣,堂堂正正的做人。

  近3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綜合國力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日益提高,散居在五洲四海的中國人更加心向祖國,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也愈益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識。

  每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活動,日益成為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共識,莊嚴肅穆的祭祀活動喚起了中華兒女千百年來所積聚起來的民族感情,這種感情將成為我振興中華的強大精神力量。

  為了滿足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祭祖的強烈願望,黃帝陵經過多年的整修煥然一新。從而滿足了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願望。為中國人民奮發圖強、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在黃陵祭祀黃帝,千百年來沿續至今,作為千年古園的華夏兒女,在那裡祭祀,早已深深紮根於華人的心目中。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打著“黃帝品牌”的越來越多,一些地方不惜投巨資而興建宏偉的仿古建築。有的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鑼鼓聲中,大搞形象工程,擴大旅游景點,藉以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經濟無可厚非,無疑是對的,但是把它運用到莊嚴肅穆的祭祀活動中,以致使祭祀活動變成了“旅游者”、“趕廟會”、“文藝匯演”的場所,失去了祭典的原來性質和意義。

  祭祀先祖勿忘歷史

  今天,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中華民族曾經遭受外國侵略的慘痛歷史,回顧歷史,先烈們的艱辛,他們的功績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激勵我們憤發圖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懮患意識,為建設現代化祖國而努力奮斗。

  黃帝不僅是我們的“民族始祖”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典范。如典藉中載“黃帝仁義”、“養性愛民”、“黃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撫民”等,由於黃帝的倡導,社會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風尚,所以悼念黃帝既有血緣關系,也有道德上的。曾子曾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所以祭祀黃帝從根本上說是從血緣關系提昇到了道德弘揚的高度。

  回顧歷史,我們有輝煌的過去,也有苦難的歲月。古代輝煌的中華文明,為什麼到近代卻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而陷入民族危機之中。

  在莊嚴肅穆的祭祀中,我們應當回顧我們民族曾經有過的恥辱歷史。

  八年抗日戰爭,使我國失去了3000萬同胞,財產損失達5000億元。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簽訂的《馬關條約》使中國失去2億兩黃金,這批黃金大大滋養了日本資本主義,但給中國人民卻帶來了無窮的恥辱和貧困。

  中英《南京條約》,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使中國大量國寶被搶劫。在全球47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不下百萬件,僅日本就有中國甲骨片20萬,流失海外達26700片。

  從1840年至1949年的109年中,在抵抗外侮的英勇斗爭中,無數志士仁人奮起抗爭,昇華出“萬眾一心、振興中華”的中華民族精神,激勵著一度落伍的中華民族轉敗為勝,變弱為強。血的教訓,使我們充分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存亡相連,榮辱與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尋根祭祖是我們團結全世界華人共同為建設強大祖國的盛大聚會,為此,我們應當充分繼承和弘揚祭祀祖先的文化精神。用一種嚴肅的態度去追思中華民族先輩們創造發明,造福子孫的偉大功德,突出我們對自己歷史文化的真正認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

  為此,我認為,祭祀活動應該成為一次中國歷史文化的普及教育活動,以中華優秀文化陶冶人們,加深對中華文化精神的體現和感受,從而增強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信心和力量。

  為此,我想應當考慮在黃帝陵周邊建立歷史展館。

  一、建立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歷史展館,讓祭祀者感受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二、建立從1840年到1945年中華民族受侵略的恥辱歷史,使我們牢記國難,發奮圖強、弘揚民族精神;

  三、建立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奮斗獻身的中華優秀兒女英烈館,讓人們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和事跡,紀念他們,追悼他們,向他們學習,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祭祀黃帝時,不要忘記歷史,更不要忘記中華優秀兒女們為祖國獻身的精神。因此,我們應當讓更多的青年、少年、兒童參加祭祀,從小培養他們認識歷史,熱愛祖國、繼承先烈遺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纔是我們應當作的。

 
稿源: 公祭軒轅黃帝網  編輯: 洪濤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意式風情街上的『楓葉紅』
·好人工作室繼續履行承諾 讓老人『頂上生輝』
·『黨建+共建』 用勞動汗水致敬勞動節
·守護生命 『醫』不容辭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天津濱海公交推出特色婚車服務
·《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頒布實施5周年:文明法規要遵守 文明實踐我行動
·天津媒體評論:婚姻豈是過家家
·評論:高價彩禮不能總是『高高在上』
·逛天津動物園:聽小喇叭廣播 做文明游客
·天津寶坻區一對『95後』新人公交車當婚車 喜慶又個性
·[視頻]央視播出『誠信之星』發布特別節目 天津金萬昆事跡引發熱烈反響
·天津媒體評論:『最美人牆』帶來的反思
·天津媒體評論:以文化底蘊『出圈』 讓津派文化綻放異彩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燈光秀點亮天塔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