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集聚正能量 傳遞好心情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
 
  天津文明網 >  精神建設進行時
第二屆『天津愛心送隆化』活動舉辦
2013-07-31 15:24


王建華、王艷楠和她們的奶奶。

  天津市文明辦、天津市義工服務隊聯合《今晚經濟周報》發起並舉辦的第二屆“天津愛心送隆化”活動上周末舉行。飽含津城市民濃濃情意的愛心助學款送至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四天裡,由義工、市民代表、本報記者組成的團隊共深入到28戶貧困家庭進行走訪,親手將愛心款送到學童手中,剩餘款項將按照名單所列直接撥付到學校,由學校為每一位受助學童建立愛心賬頁。記者在實地走訪後發現,天津市民捐助的650元愛心助學款對於大山深處的孩子們的確太重要了,這些錢可以滿足一位小學生至少一學期的在校花費,極大地解決了經濟貧困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本周“伊查到底”欄目特別策劃就請您跟隨記者一起走進大山深處,了解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留守兒童家庭”的變與不變

  本報記者去年拜訪過隆化縣舊屯滿族鄉,來到西舊屯村38號院,認識了住在這座土坯房院落裡的一家人,了解過這戶典型的“留守兒童家庭”的實際情況後撰寫稿件《“流動時代”莫忘“留守未來”》(刊發於2012年7月17日),這篇稿件曾讓很多讀者為之關注。這一年裡,小院裡的一家人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讀者和記者都特別想知道。經過9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記者抵達西舊屯村,和村長簡單地聊了村裡的情況後,便驅車再往大山深處進發,了解這家人的改變。

  小院的主人王奶奶坐在村口的陰涼處等候了多時,三個孫女圍繞在她身邊。看到記者前來,王奶奶笑著說:“聽村長說你們要來,我帶孫女出來迎著。”一年未見,記者特別留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在去年的走訪過程中,志願者為二孫女王艷楠購買了一條粉色的裙子,這條裙子成為她最喜歡的衣服,去年夏天一直穿,到了今年夏天仍舊在穿,而且每天都要穿。記者留心觀察到,裙子已經沒有了新買時的光鮮亮麗,而且由於長期穿著,側面已經開線了,是奶奶用針為她縫補過的。談到這個細節,王奶奶說:“自從去年買了這條裙子,她就捨不得脫下來,恨不得晚上睡覺也穿著。再好的衣服也扛不住天天穿,這都是我給她又縫又補過的,即便這樣她仍舊喜歡得不得了。”坐在土炕上,一家人和記者聊起家常,爺爺的股骨頭壞死的癥狀仍舊持續,現在活動起來更費勁了,去年老人還能靠兩支拐杖勉強走到院子裡過過風,今年乾脆就坐在床上無法活動了,王爺爺說:“一走動就疼,實在太疼了,鑽心般地疼。”王奶奶的身體依舊健康,還是由她料理著家裡的大事小情。大孫女王建華、二孫女王艷楠在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兩個孩子都在咬著勁兒互相比賽,最小的孫女明年也要上學了。王奶奶說:“去年天津市民給我們兩個孩子捐助的助學款,我都沒用在別處,都給這倆孫女花,學校收的費用都從這錢裡出,這筆錢的確幫了我們家的大忙。”

  說到改變,王家這一年的確有些改變。王奶奶告訴記者:“我二兒子一直在外面打工,今年回家了,手裡賺了兩三萬塊錢,我琢磨著這錢先讓他蓋間房,畢竟36歲了還沒說媳婦,蓋上房纔敢跟人家姑娘提結婚的事。”而三個孫女的爸爸——大兒子近況如何呢?奶奶說:“現在在包頭的礦上打工,一年也不回來一趟,定期給我們寄回點錢,這點錢哪兒夠花啊。”

  王奶奶告訴記者,去年記者寫的稿件在西舊屯村引起了轟動,幾乎每戶村民都看到了這份報紙。奶奶不認字,便讓孫女讀給她聽,孫女一邊讀一邊掉眼淚,奶奶聽到動情之處也是老淚縱橫。村長在一旁解釋說:“這是第一次從報紙上看到我們村,村裡父老祖祖輩輩都沒上過報紙,當時鄉領導把報紙轉給我,我就把它貼在了村文化廣場的閱報欄裡,村子的父老競相爭閱,看完之後有些女同志都哭得跟淚人似的。這份報紙張貼了近兩個月後,我又摘下來作為檔案存了起來。”同時村長也說:“這份報紙帶來的效應是村裡人出外打工變糾結了,村裡的主要收入靠種地,出外打工就能多賺點,過去夫妻一起外出打工是主流,但自從看了記者這篇稿件,他們想到要出去打工時心裡都會掂量一下,二人一起打工的少了,孩子們至少會有一位家長在家照看。”

  -一場疾病讓山村家庭返貧

  離開王家記者又來到該村最貧困的一戶家庭進行訪問。孩子叫李浩宇,讀二年級,父親患嚴重的肝硬化導致肝腹水,現正在外地治療。浩宇家的牆壁上貼著他今年榮獲的“學習進步獎”的證書,浩宇的媽媽向記者一邊介紹一邊流淚。

  浩宇的家庭原本是幸福的四口之家,父親一直做著小生意,供一家人吃喝;母親在家照顧著兩個兒子,並照顧著家裡的田地;哥哥今年19歲,現在豐寧縣學徒,曾經也是一位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但父親的一場重病讓這家人的命運急轉直下,現如今外面欠著高達16萬元的外債。16萬元對於城市裡的人來說,算得上一個不小的數目,而這筆外債對於大山深處的人家可能是一輩子都還不清的賬。浩宇的媽媽告訴記者:“他爸爸剛檢查出肝硬化的時候還能在承德市的醫院治療,但後來病情惡化了,出現了肝腹水。肚子圓滾滾的,而身體卻瘦得骨瘦如柴,我跟親戚朋友們磕頭借錢,想著能給他醫治好,畢竟他是我們家收入的惟一來源。再到後來,病情已經惡化到承德市醫院都不收治了,每次看病都得去北京,而每一次都得花上幾萬元,現在親戚朋友家的錢都借遍了,樂意跟我打招呼的就是催債,不樂意理我們的乾脆鎖上門,欠人錢實在抬不起頭來。”現如今浩宇的父親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俯身,油瓶子倒了他都不敢扶,稍微劇烈地運動都有可能導致吐血。

  浩宇去年就是受助學童之一,但義工和記者遲遲未走進他家實地了解情況,今年聽到村長的介紹後記者決定要去拜訪。浩宇媽媽說:“聽說你們要來,浩宇練習了一上午如何接待客人,我告訴他要說叔叔請坐,然後給客人倒水,離開時要把客人送到村口,並說再見。”的確浩宇是按照媽媽的教導一步步做的。接過愛心助學款後,浩宇直接把錢交給了媽媽,媽媽非讓浩宇給恩人磕頭。在大家的阻攔下,浩宇鞠躬致謝說:“謝謝天津的愛心叔叔、阿姨能夠給我捐款,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顯然這句話孩子已經練習了很多次,但的確是發自肺腑的表達。浩宇的媽媽說:“去年的愛心款是由老師統一管理的,這一年來孩子幾乎不找我要啥錢。本來農村孩子的花費就不大,該減免的都減免了,再有天津市民愛心款的資助,讀書的問題就解決了,今年期末考試結束後,老師把我叫到學校,在賬簿上簽字確認,老師把一筆筆開銷記得特別仔細,開學之後我把這錢還給老師交過去,還讓老師幫忙管著。”

  記者讓浩宇將期末考試的成績單拿來,在此次考試中,浩宇語文成績88分,數學成績98分。在評語中,老師寫到:浩宇這學期進步很大,能夠嚴格遵守課堂紀律,過去的一些小毛病也改變了不少,老師看好你。

  -全村出行靠灤河上的吊橋

  在舊屯鄉,還有一戶家庭和李浩宇家的情況相似,同樣都是家長因疾病而導致家庭貧困,這個孩子叫劉亞楠,住在前營子村,在前往該村采訪時記者一行人遇到了阻礙。車輛沿著崎嶇的山路轉入田間小路,而後就無法通過了,擺在記者面前的是一條大河,河面上駕著一座吊橋,村裡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座吊橋修了有10年了,過去前營子村裡的村民過河只能涉水,河水水位太高時村民就無法出村了,而這條河就是天津人熟悉的灤河。”記者踩著晃晃悠悠的吊橋走到了村口,而此時有幾輛摩托車等候在這裡,他們聽到天津市民送來了愛心款,特地騎著摩托車過來迎接。

  劉亞楠是個靦腆的女孩,她的媽媽向記者介紹了家裡的情況,父親因患脈管炎,長期治療腿部仍舊潰爛,家裡的收入僅靠種糧的所得,而治病又花了不小的一筆。劉媽媽說:“我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因為家庭經濟原因,很小就輟學了,早早地就出了門子,現在在外面打工根本就不賺錢,因為你沒有文化,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了。輪到小女兒我說啥也得讓她讀書,再開學就讀五年級了,我告訴孩子爹媽都不識字,姐姐也不識字,現在全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能讀到啥水平媽媽咬牙也供你。”媽媽的話對孩子是一種激勵,亞楠的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各科成績都很優異,記者翻閱了她的暑假作業,每一篇都能做到字跡工整。她告訴記者:“我喜歡的事是上學,最害怕的事是沒錢上學。”

  記者就那座吊橋與亞楠進行了交流,害怕走在上面嗎?亞楠說:“剛開始挺害怕,但走習慣也就不怕了。”記者觀察著這座橋,橋梁兩側由鋼索牽引,橋面鋪設的是木板,橋的欄杆也是用鋼絲繩拼湊的,中間的空隙足可以讓走不穩的行人掉入河中。人走在上面會產生劇烈的搖晃,有時甚至站不穩。但這座吊橋成為了前營子村老老少少走出村落的惟一一條路。記者第一次到訪時曾感嘆到:君住灤河頭,我住灤河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灤河水。一句改編後的《卜算子》道出了天津市與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一衣帶水的親情淵源,而此時吊橋下流淌的正是灤河水。

  灤河水一端連接著天津這座現代化國際港口都市,這裡的市民充滿愛心;另一端連接著隆化縣貧困山區,那裡的老人和孩子亟待關愛。

 
稿源: 今晚經濟周報  編輯: 姜姍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意式風情街上的『楓葉紅』
·好人工作室繼續履行承諾 讓老人『頂上生輝』
·『黨建+共建』 用勞動汗水致敬勞動節
·守護生命 『醫』不容辭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天津濱海公交推出特色婚車服務
·《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頒布實施5周年:文明法規要遵守 文明實踐我行動
·天津媒體評論:婚姻豈是過家家
·評論:高價彩禮不能總是『高高在上』
·逛天津動物園:聽小喇叭廣播 做文明游客
·天津寶坻區一對『95後』新人公交車當婚車 喜慶又個性
·[視頻]央視播出『誠信之星』發布特別節目 天津金萬昆事跡引發熱烈反響
·天津媒體評論:『最美人牆』帶來的反思
·天津媒體評論:以文化底蘊『出圈』 讓津派文化綻放異彩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燈光秀點亮天塔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