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道德講堂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天津志願者
青年志願者:幫助別人 成長自己
2014-05-05 08:43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圖片說明

  圖①:彝族愛心社社員在涼山開展慰問貧困兒童的活動。

  圖②:蘇州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演出。

  圖③:為了旅客在『五一』小長假中有一個好的乘車環境,山西太原客運段組織青年志願者利用休息時間走進車廂。圖為青年志願者在太原—成都1485次列車上為旅客提供服務。本報記者李維娜攝

  圖④:北京兒童醫院志願者義務導醫。

  圖①②④為資料圖片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全國有13萬個志願服務陣地,4000多萬注冊青年志願者,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實施21年來,一批又一批青年志願者為他人帶來關愛、溫暖與快樂

  團隊介紹:北京兒童醫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2004年開始,北京兒童醫院率先在北京市范圍內招募高校青年志願者,利用寒暑假期開展『院內導醫』等志願服務工作。

  至今,共有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30多所學校和社會組織的5000多名志願者參與志願活動,累計服務時間超過10萬小時。

  導醫志願者徐海洋

  那一刻我一下長大了

  在近一年的時間裡,『80後』志願者徐海洋幾乎堅持每周參加北京兒童醫院志願服務活動。徐海洋這樣評價自己說:『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卻感覺到了像軍人一樣的責任與情懷,也因此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認識的改變來自於一次導醫經歷。

  一次,披上志願者紅綬帶的徐海洋正在兒童醫院門診樓協助導醫,突然一位老奶奶大哭大喊抱著四五歲的小男孩跑了過來,不停地掐孩子的人中,大聲呼叫著『救救我的孩子』!

  徐海洋一時被嚇蒙了,但很快記起了醫院培訓的緊急狀況處理辦法,馬上和另外一位志願者協助分工,一邊去找醫護人員,一邊安撫老奶奶並向她了解情況。

  在得知孩子是『走著走著突然就暈倒了』時,門診醫護人員隨即表示需送急診。老奶奶一聽,等不及醫院安排,抱著孩子就開始往急診方向跑,放心不下的徐海洋趕緊跟了上去。

  『跑著跑著,老奶奶突然氣喘吁吁,把孩子順手就給了我』,事後,徐海洋回憶這一幕,依然心有餘悸,『那會兒真的是什麼也沒想,就覺得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誤,只顧拼命往急診室跑。』

  在急診大夫趕來救護的當口,徐海洋哭了,就好像他們救的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與自己命運攸關的一個小生命,生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令人驚喜的是,醫生在系列檢查之後告知:『孩子沒事,他只是睡著了。』

  原來,孩子奶奶心急,把醫生囑咐做檢查前纔吃的睡覺藥提前給孩子服下了,孩子走著走著,就地睡著了。

  徐海洋說,聽到醫生一句孩子沒事,他纔松了一口氣,但內心久久卻難以平靜。

  『從前,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可親手接過老奶奶手中小男孩的那一刻,責任與愛油然而生,似乎命運就在自己手中,一下子,就覺得自己長大了。』徐海洋說,他曾特意對比過自己的照片,參加志願活動後,陽光般的笑容多了起來,或許這就是參加志願服務的巨大魔力。

  燒傷患兒志願陪護付明嬌

  那句話讓我堅持至今

  『如果沒有甜甜的那句話,我想我可能早就放棄了』。青年志願者付明嬌一直對曾在北京兒童醫院陪伴過的甜甜心存感激。甜甜來自東北,很漂亮的一個小姑娘,卻因為燒燙傷面積過大不得不在北京兒童醫院接受長期的住院治療。

  經過醫院團委組織的志願者系列培訓後,付明嬌上崗了,任務是去病房陪伴燒傷患兒,以豐富他們的住院生活。

  付明嬌說,纔進門,她就對甜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有個小男孩很熱情,一直叫我「阿姨」,我還沒來得及回話,旁邊另一個小姑娘發話了,語氣很嚴肅地對小男孩說「不對不對,你應該叫她姐姐,不然她會不理你的」。』

  付明嬌回憶說,她當時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早樂開了,不是因為一句姐姐與阿姨的差別,而是覺得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即便燒傷成這樣,內心卻依然如此開朗和陽光。後來得知,這個小姑娘,名字叫甜甜。

  付明嬌第二次見甜甜是半個月以後,盡管如此,甜甜卻一見如故,主動就下了病床,坐在凳子上開始和付明嬌玩積木。

  『甜甜選的是一所房子,可我好不容易剛剛拼完,甜甜什麼都沒說,竟默默地把它拆了。我還在發愣的時候,這孩子竟自顧自地說「我出院以後要蓋一個大房子,很大很大的房子,裡面有爸爸媽媽,有甜甜,還有你」』。

  就是這最後一句『有爸爸媽媽,有甜甜,還有你』讓付明嬌刻骨銘心,『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能讓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把自己和他最親的人放在一起,我只覺得這些生病的孩子太需要關愛,太需要陪伴』。

  現在,付明嬌是一個為燒傷患兒提供幫助的公益項目負責人之一。她說,後來,每當項目的發展問題多到自己想要放棄的時候,只要一想到甜甜的那句話,一想到和那些天使寶寶們積累的點滴感情,她就會重拾信心,燃起希望。

  『每次上崗前穿上白大褂,都讓我們覺得無比莊嚴,就如同一件戰衣。』一位北京兒童醫院『守護天使』志願者代表曾這樣感嘆。(李寧董連旭)

  團隊介紹:蘇州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

  藝術團成立3年來,深入到工廠、廣場、景區、外來民工子弟學校,演出了30多場。

  『每一場演出都是公益的,所有路費都是成員自己掏的。』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受到外來務工人員的歡迎,『他們的每一次鼓掌,都讓我們備感溫暖。』

  助務工者實現夢想

  『啊,兄弟,請放下你的懮和愁,跟我乾了這杯酒,就算風雨來襲也不要輕易退後。』每個周二、周四的晚上,蘇州市吳中區靈岩山風景區一幢牌樓上總會透出一片燈光,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團長許小猛和團友們聚集在這裡,創作他們的歌曲,也為喜歡音樂的打工者免費培訓。

  來自山東菏澤的張振龍便是其中被培訓的一位。張振龍是個『90後』青年,在園區的一家電子廠做工人,他一直有個登臺歌唱的夢想。他說,由於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他從未登臺唱過歌,但熱愛音樂的夢想卻從沒斷過。

  2013年6月,藝術團受邀參加蘇州團市委的『草根達人秀』活動,張振龍報名參加並上臺表演。『唱得不好,顯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許小猛這樣評價。活動後,張振龍特意找到許小猛希望能夠加入團隊接受培訓。

  許小猛回憶說,張振龍剛來時像一張白紙,連節奏都踩不准,『但每周他休息都從園區趕到木瀆來上課,風雨無阻,從來都不遲到。』雖然住得比較遠,每次排練又到很晚纔結束,但張振龍樂在其中,他說,『每次都是一路唱回去的』。經過一年的訓練,如今的張振龍已是藝術團的主唱了。

  許小猛說,在蘇州,外來打工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背井離鄉,生活枯燥壓力很大,缺少藝術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慰藉,而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成立的初衷就是把有表演纔能的打工者聚集在一起,為其他兄弟姐妹帶去關懷和鼓勵。

  據了解,藝術團現有成員20餘人,平均年齡28歲,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有酒店服務員、工廠操作員、琴行老師、酒吧歌手等,他們白天工作,業餘訓練,互相提高。

  『我知道,喜歡音樂、喜歡藝術的打工者遠遠不止我們這些人。他們都有自己的音樂夢,但沒有得到過正規的培訓,沒有錢購買樂器。』許小猛說,現在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還只能進行小范圍培訓,接下來藝術團還將不斷擴大培訓規模,將更多有藝術天賦的打工者都吸收到團隊中來。

  為12歲女孩發行專輯

  目前,藝術團已經出版發行了一張專輯。許小猛說,這張專輯可以說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有詩人安昌禮寫的《這一年》,也有留守兒童媽媽亢文文寫的《遠方,天使》。對於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來說,這第一張專輯是為一個叫『小薇薇』的12歲女孩發行的。

  小薇薇父母都在蘇州打工,收入微薄。小薇薇11歲時得了白血病。為了治療,父母已是債臺高築。2012年3月,長三角打工者藝術團參加了其他公益組織發起的為小薇薇捐款活動。從此,這個小女孩的病情牽動著藝術團成員的心。

  2012年12月,小薇薇病情惡化,此時,藝術團正在籌劃第一張專輯發布會事宜,大家決定把第一張專輯獻給小薇薇,實行義賣,所得的錢全部捐給小薇薇。

  當時,他們聯系了蘇州市、吳中區及木瀆鎮的相關部門,得到大力支持。『在我們的呼吁下,專輯賣了500張,籌集到近1萬元,全部捐給了小薇薇。』

  許小猛說,雖然是他們在幫助小薇薇,但其實也是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信心,『因為原來我們也能用自己的歌聲去幫助別人,也讓我們自己成長了。』

  一個月後,小薇薇醫治無效去世的消息傳來。讓藝術團感動的是,小薇薇父母得到的1萬元義賣捐款並沒有用於生活和還債,而是又捐給其他患有白血病的孩子。(記者王偉健)

  團隊介紹:涼山彝族愛心社

  大山綻放索瑪花

  黝黑的皮膚,憨厚的笑容,說起話來語速飛快。這是四川涼山小伙吉木拉惹給人的第一印象。

  2011年4月,還是在校大學生的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彝族愛心社。彝族愛心社的初衷是將那些希望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的彝族青年聚集起來,一起做公益。

  『社裡大多是彝族青年,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喚起人們對大涼山更多的關注。』吉木拉惹告訴記者,現在彝族愛心社的分社已經遍布四川、雲南、廣西的彝族聚居區,各項公益活動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2月,愛心社還召開了第六屆全國社員代表大會。

  一次,愛心社在川北醫學院組建的分社前往涼山州喜德縣宣傳禁毒知識,大家用彝族語言向村民們講解所掌握的醫療衛生常識,同時將禁毒防艾宣傳冊及掛歷都分發給了他們。走完一個村,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又向另一個村出發。

  到了夜晚,愛心社的社員們便用投影儀為村民們播放禁毒防艾的宣傳片,以此增強他們對毒品、艾滋病的預防意識。『毒品現象在涼山還比較嚴重,增強禁毒意識的教育纔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帶隊的社員阿色爾古回憶,那次禁毒宣傳,大家白天做宣傳,晚上圍坐在火塘周圍暢談民族未來,愉快而充實。

  讓吉木拉惹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在故哲小學的支教活動。這所學校很多孩子家境貧寒,不少人都是用白色的塑料袋從家裡帶一點白米飯,有條件的可能會在米飯中放點菜,沒有條件的孩子只能吃米飯或者放點辣椒醬。還有的只帶一個早晨蒸好的土豆。愛心社想辦法幫孩子募捐來了不少桌椅,還找到愛心人士募捐,給每個孩子買了一個嶄新的不鏽鋼飯盒。

  『一個飯盒,對城裡的孩子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故哲小學的孩子們排隊領飯盒時,個個臉上掛著笑容。』吉木拉惹說。

  通過彝族愛心社,免費午餐項目負責人也了解到故哲小學的情況。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學校裡更多的是一些小朋友,將來等他們能上高年級了,可能會轉到更遠的正規中心學校。

  而現在這些小朋友,早晨7點多出家門,晚上回到家已是下午四五點了。中間近10個小時的時間裡,有的孩子一點東西都不吃。『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們一到下午就無精打采,老師不敢開設體育課的原因。』負責人表示,免費午餐項目已與這所學校合作。

  吉木拉惹說,如今有愛心人士已決定來故哲小學當支教老師,其中一位來自上海。他們支教的時間最短都是一學期。雖然在學校根本掙不到錢,但他們表示堅持將學校辦下去,不讓孩子們失學。吉木拉惹告訴記者,其實『故哲』兩字是彝語譯音,故,就是愛,哲是向上之意。故哲兩個字契合這所小學,這是一所為愛而建、傳播愛的小學。各方的愛心人士共同托起這所特殊的學校。

  『望去的歸塵,還記憶猶新。期待下一次的感動,期待每一朵索瑪花的開放。愛使我走遍了山川,愛使我越過了條條河流。』這是彝族愛心社一名社員在博客上寫下的話,這也許是對彝族愛心社最好的寫照。(記者張文)

 
稿源: 人民日報  編輯: 洪濤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楓葉團隊開展『致敬母愛』主題婚紗照活動
·5.12國際護士節,致敬最美白衣天使!
·天津師大開在五大道上的實踐思政課
·『楓葉紅』盡顯『她力量』
·青年夢想家五四嘉年華活動圓滿落幕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視頻]2024年天津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舉行
·天津寧河區幸福花園社區:讓拾荒老人成為社區治理幫手(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河西區廣順園社區:法語達人開班 共享精彩晚年(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人民日報評論:城市『暖』起來 纔能更好『熱』起來
·天津媒體評論:文化是城市特色和精神氣質的根與魂
·天津記者實地走訪:學生『出口成髒』 這行為不文明
·天津媒體評論:校慶登記要填寫個人職級 校友也分三六九等?
·天津媒體評論:榮譽是一面鏡子
·[視頻]天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人民日報評論:城市『暖』起來,纔能更好『熱』起來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