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溫暖天津文明風
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園丁傾心澆灌遲開花朵
2014-06-02 09:26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圖片爲老師陪孩子們在感官統合教室做康復訓練。記者常樸攝

  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學前康復部”有一羣身懷絕技的老師,他們守護的孩子90%以上都是1-7歲自閉症患兒。不同於普通的幼兒園阿姨和阿舅,他們需要爲這些孩子自寫教材,自己摸索教育方式,康復他們的社交能力,最大限度幫助他們融入普通孩子的成長環境,並身兼教育者職責,幫他們克服進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困難。

  “教師隊伍人員不夠。”校長趙明珠告訴記者,學校的教師隊伍雖然優秀,但已超過負荷運轉。沒有足夠的師資,只能讓需要入學的孩子們排隊等待,這樣才能確保康復質量。

  被列爲全國自閉症定點康復中心之後,學校擴大了原先的課程範圍,設立了多感官、感覺統合、家政室、康復訓練室、個訓室、情景模擬等20多間專用教室,用於教程改革後的實踐,戲劇、繪畫、音樂、感覺統合,語言溝通課程逐一開始。與此相對應的是從天南海北招募到的一羣身懷絕技、吃苦耐勞的特殊園丁。

  特教園丁有未來夢

  學前康復部上課最多的老師一週要上24節課,這些課程分爲集體課、小組課和特訓課,形式有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屬常規的康復訓練,此外還要帶康復狀況良好的孩子去普通幼兒園與那裏的孩子一起玩耍上課,進行“融合教育”。

  26歲的馮錫莉和24歲的張玉如兩位老師都有自閉症康復機構的工作經歷。兩位老師認爲,康復機構短期、費用高昂的特性,使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急於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難免拔苗助長。

  “學校裏進行的是長期教育,從教育孩子做人做事、習慣培養、生活自理入手。機構是短期出效果,但要看孩子處於哪個發育階段,有的時期不應該發展語言,應發展與人接觸。但進了機構後,往往用幾個課時讓不說話的孩子勉強發音,家長當時認爲這是好的,但過後會引起孩子的情緒行爲,回家後一段時間纔會發現。逼孩子說出來的話,往往是鸚鵡學舌,達不到交流的目的。”馮錫莉老師說。

  馮錫莉是東北人,畢業於南京特教師範學院。選擇專業之初,幼教、特教都報了名,最後學習了特教自閉症專業。來到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後不到一年,學校開始創立學前康復部,來到這裏的小孩子越來越多,每個孩子特點、性格都不一樣,這並沒有給馮錫莉帶來過多的壓力,相反帶來了很多驚喜。“自閉症孩子,一人一個樣。”

  畢業於邯鄲學院特教專業的唐山姑娘張玉如原來在專門做語言訓練的康復機構當老師,目前在特殊教育學校仍教語言訓練課程。爲了編寫教材,她除了應用上學時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更新國外翻譯材料,將這些收集起來,結合在國內的培訓積累沉澱。

  與康復機構的急於求成不同,馮錫莉、張玉如和其他老師們主張先對每個到校的孩子進行評估,將長期目標相同的孩子分爲一組,他們將來可以一起上集體課。再給孩子劃分出合適的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基本上一個孩子一個樣,因此在集體課後還有幾個孩子的小組課,最後還有單獨孩子的個訓課。

  孩子冒話萬分驚喜

  採訪當天,校長趙明珠告訴記者,今天讓她最高興的事情是一個孩子,在早晨看到她時主動來擁抱,並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馮錫莉說,她教了2年的一個孩子,突然冒出的一句話,雖然只有三個字卻讓她驚喜萬分。“我當時抓着他的手,他一擡頭,對我說了句‘放開我’。當時開心得不知道怎麼形容。”因爲這樣的語言是有意義的交流,不是鸚鵡學舌。自閉症的孩子容易重複機械沒有意義的話,並形成刻板行爲。讓孩子主動交流,就是老師們最希望取得的教育成果。

  除了孩子,家長也經常帶給老師們感動。看到老師每天超大的工作量,覺得老師辛苦,不夠用,有些家長就來校長室問,“需要我們給市長信箱寫信嗎?我們想幫學校多申請幾個編制。”由於孩子生活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樣自理,陪伴的家長要一直在身邊照顧,他們下課幫助擦地,音響壞了主動拿去修,把學校當成大家庭。

  “我們和正常的老師不太一樣吧。老師和孩子其實會互相影響,當特教老師會越來越簡單直接,容易滿足,我同事說我現在笑得越來越像圓圓了。”圓圓是個2歲半,體重卻達到25公斤的小胖妞,特別喜歡吃東西。張玉如找到了這個興趣突破口,就以此誘導她語言交流。張玉如說,“自閉症孩子每一個都不一樣,關鍵就是通過每天都密切相處找他喜歡的,術語叫做‘強化物’,找到了就打開了和他們交流突破口。”

  家長要早過面子關

  “有些家長可能是太好面子了,比如一個5歲的自閉症孩子媽媽,本身問題很多,一直在外人面前掩飾孩子的自閉症,到控制不了的時候,才送到學校來,這時很多習慣已經養成。如果5、6歲之前矯治不過來,就可能一輩子糾正不過來了。

  因此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自閉症孩子的康復教育越早越好。2013年9月送來的一個2歲半的小朋友,現在已經到普通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了,未來可以去普通小學讀書。雖然看他的行爲有一點奇怪,但將來他可以搞科研、可以做學者,從事一些沒有太多社交的工作會做得很好。”馮錫莉說。

  “有個爸爸,從來沒聽到過孩子叫他。有一次帶孩子上課時,他出去取東西,正在自己玩兒孩子發現了,於是轉身叫了一聲爸爸,當時那位家長就哭了。”張玉如說,自閉症孩子家長這個羣體其實也很需要關注。學生家長組織了qq羣,會在裏面發一些孩子完成的作業,曬自己和孩子的照片。不少家長來的時候很抑鬱,現在慢慢變得喜歡把孩子帶出去,再也不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同時也發現,其實外界對這個羣體並非想象中那般歧視。

  阿舅教育優勢明顯

  和馮錫莉一樣畢業於南京特教學校的音樂教育老師周鵬程今年26歲,同歲的劉永才老師畢業於天津體院特殊教育專業。幼教行業男老師缺乏,連普通幼兒園都是常見阿姨難見阿舅,他們卻承擔了教育這羣特殊孩子的職責。“當時周鵬程頭髮是錫紙燙還是黃頭髮,局長不要,但我堅持要。”校長趙明珠說,當年和她一同去招人的教育局負責人和她意見相左,但她認爲這個有個性的男孩有想法,力排衆議將他招入麾下。

  今年,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與天津音樂健康學會合作,建立全國首家自閉症音樂康復科學研究中心,周老師從三大音樂體系中總結的一套教育方法也應用到實踐中。它能夠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主動聆聽音樂,逐漸感受音樂的情緒,學習唱歌增進表達性語言與詞彙認知能力的訓練,通過演奏、舞蹈等形式培養與團隊的交流能力、肢體動作協調性等。

  自閉症的孩子往往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或多或少面臨情緒問題。負責繪畫藝術治療課程的劉永才更關注引導孩子情緒,在劉永才眼中,這些情緒都能通過繪畫表達、宣泄。他嘗試用繪畫幫助家長鍛鍊和孩子的溝通能力,引導家長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如果家長不改變,孩子就改變不了,孩子的情緒和家長有密切關係。”

  作爲爲數不多的阿舅,他們認爲,男老師在學校裏還是有些自身的優勢。“有個單親的女孩子,爸爸常年在外出差,看到男老師就害怕,一年多之後,會主動牽着我的手。”周鵬程對此非常驕傲,“還有個男孩性格有些‘暴力’,很多女老師非常頭疼,但由男老師上課時,往往表現得就比較乖。”劉永才補充說。(記者楊雪菲)

 
稿源:渤海早報  編輯:謝小燕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¹Î¶¤¶}®i¡y­P·q¥À·R¡z¥DÃD±B¯½·Ó¬¡°Ê
¡P5.12°ê»ÚÅ@¤h¸`¡A­P·q³Ì¬ü¥Õ¦ç¤Ñ¨Ï¡I
¡P¤Ñ¬z®v¤j¶}¦b¤­¤j¹D¤Wªº¹ê½î«ä¬F½Ò
¡P¡y·¬¸­¬õ¡zºÉÅã¡y¦o¤O¶q¡z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i¸`¤ô«Å¶Ç¬¡°Ê¡G±À¶i«°¥«¸`¤ô «Ø³]¬üÄR«°¥«
¡P2024¦~¥þ°ê§CºÒ¤é¤Ñ¬z¥D³õ¬¡°Ê¦b©M¥­°ÏÁ|¦æ
¡Pª§°µ¤å©ú¦³Â§¤Ñ¬z¤H¡GÀR®ü°Ïª÷®ü¶éªÀ°Ï¶}®i¡y·ÏÀY´«Âû³J¡z¬¡°Ê
¡Pª§°µ¤å©ú¦³Â§¤Ñ¬z¤H¡G©M¥­°Ï¡yÅý¤p«Ñè°°_¨Ó¡z
¡P[µøÀW]°l°O¤Ñ¬z¦n¤H±i©ú¡G¥­¤Z¤H¥Í ¬°¥ÁªA°È
¡P¤Ñ¬z´CÅéµû½×¡G¬°¡y¦P¯¸¶i¥X¡zªA°ÈÂIÃÙ
¡P¤Ñ¬z¤é³ø»EµJ¡G¹w¨¾®Õ¶é´Û­â §AÀ³¸Óª¾¹Dªº¨Æ¡÷
¡P­ì³Ðµû½×¡G¡y¹s¡z®e§ÔÅ×·|µLÅQ­â
¡P[µøÀW]¡y«Ø³]©¯ºÖ®a®x §U¤O©¯ºÖ¤Ñ¬z¡z¥DÃD®i¥Ü¬¡°ÊÁ|¿ì
¡P½Ã¬zºaÄ£¡P¤Ñ¬z¤j¼@°|§ÓÄ@ªA°È¹ê½î°ò¦a¥¿¦¡±¾µP¹B¦æ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