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精神建設進行時 > 工作傳真 > 區縣系統
靜海評劇團送戲下鄉 “板車舞臺”流轉鄉間
2014-06-04 14:57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前不久,靜海縣評劇團的演員們來到子牙鎮東子牙村給鄉親們唱大戲、演節目。豐富新穎的節目樣式和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吸引了全村男女老少,讓人們過足了戲癮,大夥兒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爲送戲下鄉的演員們叫好。

  多年來,作爲一支活躍在靜海農村一線的專業演出團體,縣評劇團經常拉着自行設計的板車式流動舞臺,走遍全縣各村街、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爲基層羣衆奉獻精彩的評劇節目,送去豐富的精神食糧,深受廣大農民羣衆的歡迎和喜愛,被人們親切稱爲活躍在廣袤田野的“文藝輕騎兵”、“板車劇團”。

  田間地頭搭舞臺

  評劇是深受廣大羣衆喜愛的藝術形式,羣衆的喜愛就是劇團的動力。每年伴着春節的年味,縣評劇團的流動舞臺就載着演員和設備開進鄉村,在田間地頭搭起舞臺,給村民們唱大戲、演小品,每次都會吸引十里八村的人們前來欣賞,給羣衆帶來了溫馨和愉悅。原縣評劇團團長王印峯介紹說:“在村民家門口演出,能給大夥兒真實的現場感,也能和村裏的戲曲愛好者互動,齊樂融融。無論是在露天空地,還是在臨時搭建的大棚裏,我們的演員都能做到滿懷熱情、一絲不苟地投入到每場演出中,讓羣衆近距離感受評劇舞臺藝術的魅力。”

  爲了適應農村演出需要,縣評劇團配置改造了大、中、小三種流動舞臺,既方便了出入田間地頭,又滿足了不同類型的演出。

  只要現場條件許可,他們每次總會攜帶最先進的升降式舞臺到鄉村,用最好的設備爲村民演出。團泊鎮張家房子村的王大爺看了劇團的節目後,高興地說:“節目真是太精彩了,好多年都沒看戲了,這次劇團給大夥兒帶來這麼好的戲曲,看着過癮,聽着舒心,希望他們今後能多來幾趟!”

  高難度演出成家常便飯

  作爲一支專業演出團體,靜海評劇團依託流動舞臺便利條件走村莊進企業,積極開展文化基層行“百場戲劇展演”活動,每年平均下鄉演出200多場。對劇團的幹部職工來說,這可是一項對體力和精神考驗的高難度工作。爲了不給當地羣衆添麻煩,劇團多年來堅持下鄉自備伙食、自帶吃喝,受條件所限,演職人員很多時候只能吃一些方便食品充飢。年初時節,每到夜晚演出冷氣逼人,演職人員在零下十幾度的場地堅持工作;爲保證舞臺效果,舞蹈演員身着單薄的衣裙,堅持跳完每個動作;樂隊、音響、燈光師傅一干就是兩個多小時。有時,因演出地點屋子破舊,門窗不整,後臺冷如冰窖,造成許多演職人員感冒,但他們仍輕傷不下火線,堅守着戲比天大的職業道德。爲了不耽誤演出,他們經常顧不上吃飯、休息,更無暇照顧家人。常年長途的奔波、艱苦的條件、高強度的演出,都是對演職員們的極大考驗,但大家毫無怨言。

  “頂風冒雪,披星戴月”,這就是縣評劇團多年來工作的真實寫照。劇團演員於福萍的一句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自己的根兒在農村,我們團就是給農民朋友演戲來的。”農民朋友們對劇團送戲上門都很感動,西雙塘村的劉大爺就是個老戲迷,他說自己學過的許多戲都是從縣評劇團那學來的,“大老遠來,實實在在給我們送來這麼多好戲,他們真是不容易,真是在爲我們着想啊!”

  改革創新貼近羣衆

  近年來,靜海基層羣衆的欣賞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如何滿足羣衆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成爲擺在劇團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對此,他們積極適應農民羣衆的欣賞習慣,堅持以評劇爲主體、多種文藝形式共同發展的思路,不斷充實新生力量,鞏固壯大演職員隊伍。目前,劇團評劇新派、白派、劉派等不同流派都有正式傳人,京劇、河北梆子演員比例也在不斷增加,涌現出了一批小有名氣的“明星演員”,很多演員一專多能、多才多藝,在市級以上專業大賽中屢獲殊榮,深受農民羣衆的喜愛。

  針對羣衆愛看戲、想看好戲的需求,劇團堅持把貼近羣衆、貼近生活作爲創作和演出的重要標準,積極挖潛,整理傳統劇目,先後對《花爲媒》《李三娘》《半把剪刀》《秦香蓮》《楊三姐告狀》《借妻》《鋦碗丁》等十幾個劇目進行了角色替換\唱腔改進和動作調整,部分劇目還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做到節目精益求精。在演好保留劇目的情況下,他們積極走創新之路,編創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三個親家》等近80出劇目。同時,配合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與靜海國土資源分局合作開展土地法專場演出。重新編排了小品《算天星》、河北梆子《遷墳》、評劇清唱《保護土地惜資源》、音樂快板《共守國土綠家園》等十幾個不同形式的節目,使“保護土地、珍惜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節約集約土地”思想貫穿到每個節目中,用藝術的形式教育了羣衆,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引導作用。

  “板車舞臺”走鄉間,十里八村看大戲。靜海評劇團以廣闊鄉村爲舞臺,爲農民朋友送戲下鄉,活躍了基層羣衆的文化生活,繁榮了農村文化氛圍,成爲廣受歡迎的鄉間“文藝輕騎兵”。(靜海縣文明辦2014)

 
稿源:靜海縣文明辦  編輯:姜姍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¹Î¶¤¶}®i¡y­P·q¥À·R¡z¥DÃD±B¯½·Ó¬¡°Ê
¡P5.12°ê»ÚÅ@¤h¸`¡A­P·q³Ì¬ü¥Õ¦ç¤Ñ¨Ï¡I
¡P¤Ñ¬z®v¤j¶}¦b¤­¤j¹D¤Wªº¹ê½î«ä¬F½Ò
¡P¡y·¬¸­¬õ¡zºÉÅã¡y¦o¤O¶q¡z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i¸`¤ô«Å¶Ç¬¡°Ê¡G±À¶i«°¥«¸`¤ô «Ø³]¬üÄR«°¥«
¡P2024¦~¥þ°ê§CºÒ¤é¤Ñ¬z¥D³õ¬¡°Ê¦b©M¥­°ÏÁ|¦æ
¡Pª§°µ¤å©ú¦³Â§¤Ñ¬z¤H¡GÀR®ü°Ïª÷®ü¶éªÀ°Ï¶}®i¡y·ÏÀY´«Âû³J¡z¬¡°Ê
¡Pª§°µ¤å©ú¦³Â§¤Ñ¬z¤H¡G©M¥­°Ï¡yÅý¤p«Ñè°°_¨Ó¡z
¡P[µøÀW]°l°O¤Ñ¬z¦n¤H±i©ú¡G¥­¤Z¤H¥Í ¬°¥ÁªA°È
¡P¤Ñ¬z´CÅéµû½×¡G¬°¡y¦P¯¸¶i¥X¡zªA°ÈÂIÃÙ
¡P¤Ñ¬z¤é³ø»EµJ¡G¹w¨¾®Õ¶é´Û­â §AÀ³¸Óª¾¹Dªº¨Æ¡÷
¡P­ì³Ðµû½×¡G¡y¹s¡z®e§ÔÅ×·|µLÅQ­â
¡P[µøÀW]¡y«Ø³]©¯ºÖ®a®x §U¤O©¯ºÖ¤Ñ¬z¡z¥DÃD®i¥Ü¬¡°ÊÁ|¿ì
¡P½Ã¬zºaÄ£¡P¤Ñ¬z¤j¼@°|§ÓÄ@ªA°È¹ê½î°ò¦a¥¿¦¡±¾µP¹B¦æ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