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溫暖天津文明風 > 今晚經濟週報 > 真情2014
昔日他幫我 今日我幫他
2014-06-07 10:33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高考即將開始,很多志願者都在積極行動,將在明後兩天爲考生和家長提供周到的服務。有些將私家車、出租車面向高考考生免費接送,有些駐守在考點前爲家長搭起休息區,爲學子送上考試文具,津城市民又一次因爲高考形成了真情的互動氛圍。時間追溯到五年前的高考日,當年的考生張鍇楠正是得到了一位不知名的好司機相助,才讓他順利走進考場。帶着這份感恩之心,張鍇楠大學期間到如今工作之後,一直積極投入到公益活動當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向那位默默無聞的好司機表達感謝,用一份真情感恩社會。本期“真情2014”欄目,記者就與張鍇楠一起回顧那個令他難忘的溫暖瞬間,一起認識這位熱愛公益活動的90後青年。

  五年前的高考日雨中有人伸援手

  記者與張鍇楠的聊天,直接回憶到了2009年的高考日。張鍇楠說:“我特別清晰地記得,考試的第二天是星期一,那一天津城下起了瓢潑大雨。爲了準備早9點開始的文科綜合考試,我7點鐘就起牀了。在奶奶的監督下,我吃了早餐,就出門了。”張鍇楠家住河西區南樓一帶,考場位於馬場道第41中學,這段路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臨出門前,奶奶特別叮囑他,赴考打車去,千萬別遲到了。“週一早高峯加之雨天影響,道路可是真堵,我7點半就在路邊招手等車,始終沒有空車。於是我就奔着考場的方向,走走停停,看到出租車便揚手。”張鍇楠回憶說。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似乎赴考的這個早晨過得特別快,看看手錶已經8點15分了,車仍舊沒有打上。張鍇楠用“絕望”形容當時的感受,他說:“當時的我切身感受到了什麼叫絕望,什麼叫無助。走在路上,已經無所謂被雨淋了,我只想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考場。”就在這時,一位駕駛黑色桑塔納汽車的司機將車停到了路邊,搖下車窗問:“同學,你是參加高考的嗎?”張鍇楠只顧着點頭,二話沒說就被請上了汽車。他笑着說:“我就在想,這位叔叔是不是上天給我派來的天使啊?”一路上,二人沒有太多的話,更多地是司機在說:“彆着急,時間來得及。昨天考得怎麼樣?沉着冷靜應考,你準沒問題……”張鍇楠聽着這位司機叔叔的囑咐,不住點頭。8點40分,車輛平穩地停在了41中學門前,張鍇楠從口袋裏掏錢,希望付費,但大叔說:“送你是義務的,要什麼錢。好好考!”話沒說完,大叔駕駛着他的汽車便離開了。

  張鍇楠說:“從言語中,我聽出來,這位司機叔叔送我並不是順路,而是特意繞了一圈。他當時看我手中的高考袋,才意識到我是一位應試考生。”而他也有幾點後悔:“第一,當時太着急,沒有記下汽車的車牌號;第二,沒有問清司機叔叔的姓名和單位。”

  雖然五年過去了,每當高考日來到時,張鍇楠總會想起這段往事。他也總盼着能出現一次偶遇,再當面感謝這位熱心的叔叔。“很難想象如果當天沒有碰到這位叔叔我會怎麼樣。可能我連考試時間都會錯過,可能這門考試我的試卷是零分,可能我沒有大學上……我把這份經歷跟我老師講過,老師說我是幸運的,在最無助的時候得到了一份溫暖。”張鍇楠說。

  最終,他被天津師範大學津沽學院錄取,當年9月入學,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入學遇上好室友攜手公益點暖燈

  大學生活開始了,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但在天津相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搬進宿舍的第一個夜晚,大家躺在牀上開“臥談會”,紛紛暢想着自己的大學四年將如何度過,在這次交談中,大家碰撞出了一個共識,要多接觸社會從而回饋社會。張鍇楠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高考時受貴人相助的故事,於是幾個人一拍即合,“我們也要去幫助有困難的人,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張鍇楠的室友王浩說。有了相同的奮鬥目標,總該給咱的團隊起個響亮的名字啊,透過寢室的玻璃窗,看到窗外的路燈是那樣的溫暖,於是“心靈暖燈愛心社”這個名字就被確定了下來。

  張鍇楠說:“現在大學生做公益活動的不少,有些同學的確是在爲奉獻、回報社會而勤勤懇懇地工作,而有些則爲了自己的社會實踐成績而做。兩者我們都應該鼓勵,初衷雖然不同,但最終的落腳點是爲了讓弱勢羣體得到關愛。可我們的愛心社只是同學之間討論後成立的小範圍公益團體,我們做公益不計較任何報酬,完全是發自肺腑地做。”“心靈暖燈愛心社”這個名字從寢室傳到了教室,有幾位女生也提出申請,希望加入到團隊中,參與公益活動。

  課餘時間走訪鶴童老年福利中心,自閉症兒童關愛中心,還與一所幼兒園取得聯繫,定期去爲孩子們服務。一個愛心社就這樣堅持了四年,直至畢業時,張鍇楠仍舊有一份不捨:“我們畢業了,難道要讓‘心靈暖燈’關燈嗎?我們捨不得。大家都在堅持,哪怕撐着也要撐下去,當時同學們發誓說,即便我們畢業了,也要把‘心靈暖燈’帶回各自的家鄉,繼續溫暖身邊有需要的困難羣體。”

  “心靈暖燈愛心社”創建時的四位學長即將畢業,這顆火種是否留在津沽學院,這成爲了那段時間同學和老師討論的話題。有人說:“初創人畢業了,但畢竟這個愛心社屬於他們,也應該隨着他們一起畢業,讓幾位畢業生將這份溫暖繼續發揚光大。”也有同學說:“這個品牌是師大津沽學院的品牌,雖然學長畢業了,但後來人應該接過接力棒,繼續將它做大做強。”

  經過激烈地商討,最終“心靈暖燈愛心社”留在了校園裏,交給了一位負責的學妹繼續打理。當年創建愛心社的學長各奔東西,愛心社的品牌也算他們留給母校的財富。如今,這個愛心社的成員已由當初的4人擴大到了50多人,隊伍在壯大,活動也在豐富。

  人雖畢業愛傳遞我爲他人送溫暖

  去年,張鍇楠畢業了,走上工作崗位,併成爲了“身邊好人”志願團隊的一員,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活動中。

  張鍇楠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一次服務高考考生的過程中,我們提前準備好2B鉛筆、橡皮、水筆,在考點門口迎候着考生的到來。正巧一位考生跑了過來,跟我說她的水筆出現了點問題,我趕忙爲她準備了一套文具,並囑咐她沉着應考。那位同學一再向我表示感謝,我衝她揮揮手,讓她不必客氣。後來想想,當年的我和當日的她其實一樣,面對高考心理多少都會有些特殊,在這個時候一旦遇到意外,必然會驚慌失措。而此時,一雙援手伸出,安撫的不僅僅是那份心情,更重要的是給考生一個支撐,這樣的支撐千金難買。”每一年,在高考考點總會出現張鍇楠與其他志願者一起服務考生的身影,今年他繼續準備着那一套考試必備工具,繼續提前抵達考場,爲考生提供不時之需。

  除了活躍在考場,張鍇楠定期會到養老院照顧老人。張鍇楠講述說:“鶴童養老院有一位李爺爺,是一位老革命軍人,現在老了,頭腦有些糊塗了,經常是這周去了認識我,下次再去就不認識了。老人每次見到我,都會把我拉到身邊,給我講述曾經的崢嶸歲月,講述他當年驍勇善戰的故事。每次都是那段情節,但總是不厭其煩地講。其實老人最需要什麼?他們就需要一個傾聽者,給他們一個敞開心扉,訴說心靈的通道,志願者去養老院做服務,除了例行的幫忙打掃衛生,做飯外,更重要的是要陪老人。”張鍇楠在養老院做志願者已經四年時間,他得到了這樣一條經驗:對老人要孝順,去敬老院給老人做吃的,洗洗涮涮是孝;聽他們訴說,聆聽他們的話,就是順。

  採訪最後,記者請張鍇楠談談他做公益活動幾年來的感受。他說:“我總結就四個字:少說多做。不要帶着任何目的性和功利性去幫助他人,就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真情記錄者】

  伸出援手

  當年他人的一次伸手相助,或許真的改變了張鍇楠的人生軌跡。這條軌跡不僅讓他順利讀書,順利工作,還讓他的公益價值觀得到了改變。張鍇楠的自身經歷讓他知道幫助他人的那份真情難能可貴,幫助他人的同時更能收穫幸福。值得欣慰的是,他沒有停留在甘於享受他人帶來的幫助,而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高考、中考相繼到來,我們不妨問問身邊的考生,明天是否需要幫助。除了考生,身邊還有更多需要我們關心的人,伸出一雙援手,改變我們的生活,人人都能做得到。

 
稿源:今晚經濟週報  編輯:洪濤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¹Î¶¤¶}®i¡y­P·q¥À·R¡z¥DÃD±B¯½·Ó¬¡°Ê
¡P5.12°ê»ÚÅ@¤h¸`¡A­P·q³Ì¬ü¥Õ¦ç¤Ñ¨Ï¡I
¡P¤Ñ¬z®v¤j¶}¦b¤­¤j¹D¤Wªº¹ê½î«ä¬F½Ò
¡P¡y·¬¸­¬õ¡zºÉÅã¡y¦o¤O¶q¡z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i¸`¤ô«Å¶Ç¬¡°Ê¡G±À¶i«°¥«¸`¤ô «Ø³]¬üÄR«°¥«
¡P2024¦~¥þ°ê§CºÒ¤é¤Ñ¬z¥D³õ¬¡°Ê¦b©M¥­°ÏÁ|¦æ
¡Pª§°µ¤å©ú¦³Â§¤Ñ¬z¤H¡GÀR®ü°Ïª÷®ü¶éªÀ°Ï¶}®i¡y·ÏÀY´«Âû³J¡z¬¡°Ê
¡Pª§°µ¤å©ú¦³Â§¤Ñ¬z¤H¡G©M¥­°Ï¡yÅý¤p«Ñè°°_¨Ó¡z
¡P[µøÀW]°l°O¤Ñ¬z¦n¤H±i©ú¡G¥­¤Z¤H¥Í ¬°¥ÁªA°È
¡P¤Ñ¬z´CÅéµû½×¡G¬°¡y¦P¯¸¶i¥X¡zªA°ÈÂIÃÙ
¡P¤Ñ¬z¤é³ø»EµJ¡G¹w¨¾®Õ¶é´Û­â §AÀ³¸Óª¾¹Dªº¨Æ¡÷
¡P­ì³Ðµû½×¡G¡y¹s¡z®e§ÔÅ×·|µLÅQ­â
¡P[µøÀW]¡y«Ø³]©¯ºÖ®a®x §U¤O©¯ºÖ¤Ñ¬z¡z¥DÃD®i¥Ü¬¡°ÊÁ|¿ì
¡P½Ã¬zºaÄ£¡P¤Ñ¬z¤j¼@°|§ÓÄ@ªA°È¹ê½î°ò¦a¥¿¦¡±¾µP¹B¦æ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