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天津好人榜
天津敬業奉獻好人(2014年12月) 王金奎
2014-12-26 17:07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12年來,王金奎一直工作在王穩莊派出所這個平凡而充實的崗位上。或許他沒有偵破大案後的鮮花和掌聲,或許他無緣街頭擒兇後的凜然和無畏,但每每看到社區居民求助的目光,看到轄區生活困難的家庭,他總會釋放出全部的熱情,毫不保留的揮灑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200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王金奎爲了儘快進入角色,經常向所裏的老民警求教開展好工作的方法,他一有時間便挨家挨戶的入戶調查並及時記錄發現的問題,把村裏當成自己的家。

  當他走訪到村民孫子英家時,看到屋裏的擺設十分簡陋,一箇中年婦女躺在牀上,3月初的屋子還是地窖似的陰冷。經過了解,孫子英從小患小兒麻痹症,長期臥牀,丈夫病故,年幼的一兒一女與孫子英相依爲命,全家只能靠低保維持生活。就是這次的走訪,讓王金奎再也沒有割捨下眼前這個家庭……

  就在那天下午,王金奎決定用自己剛發的工資來買取暖用的爐子、煙筒和煤塊並送到孫子英的家裏。之後王金奎每次走訪轄區,總愛到孫子英家去看看,送些米麪、衣服等生活用品,詢問家裏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

  12年來王金奎已然把自己當成了孫家人,孫子英也把他當成了親兄弟。王金奎總說:“孫姐,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孩子們長大了,該享福了”。但孫子英不會忘記,當她在最困難的時候,是王金奎奔走協調村委會和政府幫助考上大學的女兒湊足了學費,幫助一家人搬進了樓房。

  村民於喜芬不會忘記,當丈夫留下兩個兒子和大筆欠款撒手人寰的時候,是王金奎承擔了孤兒寡母家裏的體力活。

  村民柳二友也不會忘記,當他自己重病初愈,智力殘疾的孩子和常年臥牀的母親已花光全部積蓄的時候,又是王金奎多方奔走,幫他找到了適合身體狀況的工作,柳二友總說:“金奎帶來的不是簡單的養家餬口的工作,更是繼續生活下去希望啊”!

  多年來,王金奎無償資助羣衆10餘萬元,幫扶困難家庭30餘戶。他的工作日誌中,記錄着村裏每一戶需要幫助的家庭、具體困難和自己的幫扶計劃。但他知道,僅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要幫助一個人容易,幫助一羣人難;要幫助一時容易,幫助一輩子難。於是他帶着自己的“幫扶賬”走遍了周邊所有的企業,記不清多少個來回王金奎奔走在困難家庭和企業的路上,由於他的積極聯繫,周邊企業很多老闆們都非常願意一起參與到幫助困難家庭的隊伍中,積極爲困難羣衆提供最適合他們的就業機會。

  近些年,小孫莊外來人口不斷增多,他們大多怕麻煩不願主動到派出所登記,這也爲人口管理和社區治安帶來了難題。他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找到外來人員,爲他們辦理審覈登記,並向外來人員提供自己在走訪企業時記錄的用工需求檔案。

  幾年來,他已爲300多名外來人員找到了工作。慢慢的,大家都傳開了這個可以幫人找工作的好警察。正是對工作的投入和對羣衆的關愛,王金奎和羣衆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開展工作有了更堅實的羣衆基礎,大夥兒都紛紛主動地加入到治安防範隊伍中,各項治安防範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

  在領導眼中,他是一個想幹事、能幹事的好同志;在羣衆眼裏,他是一個能託付、願託付的好民警。從警以來,他用自己的腳步走出了一條一心爲民、不斷進取的路。從警以來,他留下的是一個人民警察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堅實足跡。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在黨旗下的錚錚誓言,更讓警徽在社區中——閃閃發光。

  推薦單位:西青區

 
稿源:天津文明網  編輯:宋文婧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µøÀW]¤Ñ¬z§õ¶QªL¤j·Ý35¦~¦Û¦æ¨®Åu§ï³y¬G¨Æ
¡P¤Ñ¬z¤j·Ý§d³s¥ò¡B®]ÀA¤¤¡G¥Î®É3¤ÀÁé ¸Ñ±Ï®üªe¸¨¤ôªÌ
¡P¥H§ÓÄ@ºaÄ£¤§Án§U«Â¤Ñ°¨
¡P¡yºµ¿ß«L¡z¦Ñ¥Ö¬Q¤é§¹¦¨³Ì«á¤@¦¸Äm¦å¡A¦b¬zÄm¦åÁ`¶q«OÃÒ¤W¤d¦W±wªÌÁ{§É¥Î¦å
¡P³o¤@¡y¿º¡z ¬O¤d¦Ê¦¸·x¤ß¤é±`ªº¦ÛµM¬yÅS¡X¡X°O¤Ñ¬z§Ö»¼¤p­ôªZ·Ó¥¿
¡P®õ¹F«C¦~¹Ú·Q®aÁÜ¡y¬P¬Pªº«Ä¤l¡z­u°ê¼Ö²±®b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CÅéµû½×¡G³z¹L11­Ó¡y§ó¦n²ÎÄw¡z¬Ý¡y¨M¤ß»P«H¤ß¡z
¡P¤Ñ¬zÄU·~³õ«OÅ@­×µ¤uµ{ªï¨Ó·s¶i®i
¡P¡y¶³¤W¡z¥´¥d¡G¤Ñ¬z¥_¨°°Ï¦¿«n¬K¦âªÀ°Ï·s®É¥N¤å©ú¹ê½î¯¸
¡P¤H¥Á¤é³øµû½×¡G¤Ñ¬zÁª¦{°Ï·¨®a®n§ø¡yÅγQ¤l¡z¬¡°Ê ¡y¥H¤p¨£¤j¡z¨|¶m­·
¡P¤Ñ¬z7¤H·í¿ï¨â°|°|¤h
¡P¤Ñ¬z¥«¤H¤j±`©e·|ÄÒ²Õ²z½×¾Ç²ß¤¤¤ß²Õ¶i¦æ¶°Åé¾Ç²ß
¡P¨Ê¬z¾¬°Ê¤O·½ ¿Ä¶i¥h¤Þ¶i¨Ó¡X¡X½×¾Ç²ß³e¹ý¤Ñ¬z¥«©e¤Q¤G©¡¤C¦¸¥þ·|ºë¯«
¡P¡y²z¼í¬zªf¡z¾Ç²ß³e¹ýÄÒªº¤G¤Q©¡¥|¤¤¥þ·|ºë¯«°ò¼h«ÅÁ¿­º³õ°ö°V¬¡°ÊÁ|¦æ
¡P[µøÀW]¤Ñ¬z¡G¤ýÄ_«B«ÅÁ¿ÄÒªº¤G¤Q©¡¥|¤¤¥þ·|ºë¯«
¡P[µøÀW]¤Ñ¬z¡G±i¤u­u¥_¨°°Ï½Õ¬ã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