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集聚正能量 傳遞好心情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 公益廣告看臺 道德講堂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南大在讀新青年玩古琴 傾力傳承中國『好聲音』
2013-11-01 09:34

李悅收藏的純鈞式古琴

  古琴,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約有四千餘年歷史,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古琴曲,總給人以沈穩、清幽、高潔之感,也因此“曲高和寡”。而本市“85後”、南大在讀碩士生李悅卻偏愛彈奏這種古時貴族和文人騷客們常彈撫的古琴,並通過認證成為我國首位高級古琴師。

  成為國內高級古琴師“第一人”

  筆者眼前的李悅氣質非凡,衣著朴素自然的他在舉手投足間有種儒雅、詩意,甚至仙風道骨的感覺,使其在同齡人中顯得與眾不同。

  26歲的李悅是南開大學古代文學專業在讀碩士生,別看他是年輕的“85後”,卻已經是一名國家認證的高級古琴師了。在他看來,古琴曲能給人一種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不論對古琴有無了解,你只要一聽到這個聲音,就能馬上感覺到這是中國的‘聲音’,這也是古琴的魅力所在。”練習古琴並不容易,李悅的大拇指和無名指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而這份辛苦並沒有影響他對古琴的癡迷。前不久,他還創造了一個紀錄——今年10月8日,他在北京大學舉辦了一場“高級古琴師認證音樂會”,這意味著他走完了“中國高級古琴師”認證的所有流程,進入資格公示階段,成為國內獲得這項認證的“第一人”。

  他告訴筆者,自己的碩士畢業論文的選題也與古琴有關——研究“蔡邕的詩與琴”,彈奏古琴這項休閑愛好已經浸入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入門先學“天書”琴譜七年磨一曲《廣陵散》

  李悅從小喜好文學,他的父親是天津的古箏名家李松鳴,6歲時,他開始跟父親學習古箏。“有一次,我父親去南方出差,帶回來一張古琴,我在家裡邊聽伴奏帶,邊模仿父親演奏古箏時的手型,自己摸索著彈,古琴那種深沈、典雅的音色深深地吸引了我。”李悅13歲那年,古琴名家張子盛在天津開設了國內首家職業琴館。他被父親送去拜師張子盛。每天都去老師家裡學琴的李悅,每次少則練習兩三個小時,長則達7個小時左右。其他同齡人的游戲時間,他都是與琴為伴。“小時候學琴覺得枯燥的時候,父親就把琴譜拆分成一句一句,每一句都啟發我去想象樂曲中的景色,比如古箏曲《漁舟唱晚》,就去想象小船劃過水面留下波紋的畫面。”這個“竅門”也被李悅移植到學習古琴上。“即便不彈琴時,也覺得家裡有琴聲,真的是繞梁三日的感覺!”

  據李悅介紹,古琴曲是流傳了幾千年的音樂,在先秦只是用於祭祀演奏的“廟堂之樂”,後來逐漸成為古代知識階層的高雅休閑方式。要想學習古琴,首先要學習認識如同“天書”的琴譜,李悅說,最早的琴譜是全字譜,一秒鍾一個動作,會用一句話來描述,所以一首曲子的曲譜通常如同一本書,唐代為了簡化曲譜,出現了減字譜,它是將古琴全字譜的指法、術語揀選其較具特點的部分組合而成,沒有系統學習過的話,看起來很像“天書”。“初學時可以借助工具書查詢,不過只要懂得了規律,很快就能捅破窗戶紙。”

  在李悅看來,要想把一首琴曲彈好,需要對曲子背後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古琴譜只有音符,但音符彈奏的長短、輕重和彈奏過程中的情感,都需要演奏者根據歷史事實來體會和感悟。每學習演奏一首曲目前,我都會查閱古籍,了解琴曲的年代背景和相關知識,做好功課。盡管有記載稱古琴譜有3000首,但傳承下來也就幾百首,而人們能聽到的不過幾十首而已。目前存世篇幅最長的古琴名曲是《廣陵散》。”

  而為了把古琴彈出神韻,李悅不僅雙手磨出了厚厚的繭子,還專門學習劍術來尋找曲中的意境,七年磨一曲,將《廣陵散》彈得爐火純青。“我在19歲時,就開始學習《廣陵散》,光是學彈就用了將近半年,而真正磨練得自己比較滿意時我已經26歲了,前後用了七年時間。《廣陵散》本身是內在的一種劍的氣質,這首曲子講述的是聶政刺韓王的故事,一共45段,全部演奏完要半小時左右,每段都有其主題,‘刺韓’、‘衝冠’、‘投劍’等,整首曲子演繹的是一個悲壯的英雄故事。起初彈奏時,一直找不到這股‘殺氣’,為了加強體會,我就開始學習劍術,來尋找其中的意境。”

  讓古琴與冬不拉“結緣”

  在李悅看來,讀萬卷書對演奏古琴頗有益處,此外,他還非常重視增加自己的旅行見聞、開闊視野,在行萬裡路中感悟生命,用古琴抒發自己的獨特情懷。一年的新疆支教經歷,不僅豐厚了他的演奏內蘊,還讓他的古琴演奏與冬不拉“結緣”。

  李悅本科畢業後曾去新疆阿勒泰地區支教過一年。“在新疆,真的能見到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藍天碧水,那種原生態的環境,淳朴的人情,讓人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這些感悟對琴曲的演奏都有好處。”那一年,他還跟隨阿勒泰市藝術團的指揮巴合提·波利馬斯,從零開始學習冬不拉。平時除了備課、講課、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在練琴。回到天津後,他創立了冬不拉專業委員會,開始嘗試讓古琴和冬不拉“結緣”,創新演奏方式。“我計劃將冬不拉音樂、俄羅斯音樂和古琴的一些音樂元素融合起來,讓演奏風格更加多樣。”

  撫琴增智且怡情傳承非遺結知音

  多年的古琴演奏經歷,讓李悅受益匪淺,自己增長智慧、修煉氣質之餘,他還希望將古琴這種非物質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歡古琴,豐富精神生活。

  由於古人的琴譜只有音符,想要演奏,需要演奏者自己去打譜,即整理成有音長、有標記的可以直接演奏的現代曲譜。“打譜需要很長時間,一般來說‘小曲三月,大曲三年’。”李悅今年整理完了一首明代的古琴曲——《風雷》,這是一個講述周公東征被囚禁,途中風雷驟響的故事。目前,李悅已經可以演奏四五十首自己整理出的古琴曲目,而常見的可供演奏的曲目有三十首左右,他希望將更多的古琴譜整理成現代樂譜,以供人們演奏賞析。

  多年的撫琴生涯,讓李悅受益匪淺,“撫琴需要手指高度靈活,這能夠讓人頭腦變得更叡智,對中老年人來說,還能延緩衰老。此外,撫琴的過程可以陶冶情操,演奏者把情感和精神賦予其中,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能通過它宣泄出來。”今年是中國古琴申遺十周年,李悅除了自己鑽研古琴外,還傳承、推廣古琴文化。現在,他已經擁有不少學生,年齡從六七歲到八十歲高齡,“這完全是興趣使然,大家都因琴結緣,其中不乏‘知音’,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古琴、喜歡古琴,我樂在其中。”

 
稿源: 今晚報  編輯: 謝小燕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楓葉團隊開展『致敬母愛』主題婚紗照活動
·5.12國際護士節,致敬最美白衣天使!
·天津師大開在五大道上的實踐思政課
·『楓葉紅』盡顯『她力量』
·青年夢想家五四嘉年華活動圓滿落幕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人民日報評論:城市『暖』起來,纔能更好『熱』起來
·@天津人 您有一份節能降碳倡議書 請查收
·[視頻]2024年深化『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活動倡議書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文明故事講述大賽啟動
·天津精神文明『雙條例』有獎競答(第三期 附第二期獲獎名單)
·天津媒體評論:大學生掛科按『鬧』修改? 嚴查到底 維護教育尊嚴
·天津媒體評論:細碎考題消解讀書興趣
·天津市道德模范馬芳菲原創快板:婚禮變家宴
·天津媒體調查:婚慶市場為何突然遇冷
·2024年天津市『新時代好少年』名單公布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