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建設進行時 溫暖天津文明風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主題活動 文明提示語 我們的節日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二月二:『龍抬頭』 南北方習俗截然不同
2012-12-24 17:35

  剃頭是“二月二”流傳最廣的節日習俗。人們相信,在農歷二月初二這天理發,就能一年精神飽滿、心情舒暢。

  二月二,龍抬頭。

  萬歲皇爺使金牛。

  正娘娘來送飯,

  佑黎民天下收。

  濰縣年畫

  “理發去吧!”農歷二月初二,老北京人都這麼說。每年這天,理發店的生意最好。都說“二月二,剃龍頭”,年輕人有的遵循這個習俗,但大多數人並不講究,更不認為這是一個什麼重要的節日。事實上,“二月二”不只是一個民間傳統節日,而且由來歷史悠久。經過歷代的豐富和演變,留下許多獨特的節日內涵。

  何謂“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恐怕是關於“二月二”的流行最廣泛的一句俗語了。“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若要追溯這句話最早的來歷,應該與古人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提醒農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歷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的說法還跟節氣有關。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介紹,“二月二”一般出現在“雨水”、“驚蟄”、“春分”三個節氣之間,正是萬物復蘇的時節。“驚蟄地氣通”,隨著天氣回暖、土地解凍,冬眠的昆蟲、動物日漸活躍,開始出來活動。傳說中的龍本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想象出來的,所以“龍抬頭”就成為一種象征。再加上民間認為龍王是風雨的主宰,龍王一抬頭,雨水增多,因此龍在二月二中的地位就更加特殊,也更穩固了。

  據考證,以“龍抬頭”為節俗的“二月二”,大概始於唐宋年間,最終在元代得以定型並傳承至今。記載最早的是元代熊夢祥《析津志》:“二月二,謂之龍抬頭。五更時,各家以石灰於井畔周遭糝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內,男子、婦人不用掃地,恐驚了龍眼睛。”既然是“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有很多活動和禁忌。比如吃“龍食”、剃龍頭、引錢龍、避龍忌等,都與敬龍崇龍有關。所以,“二月二”也叫“春龍節”。

  南北方習俗截然不同

  “龍抬頭”節俗在北方較為普遍。據當代民俗學者吉成名研究,南方的“二月二”則少有“龍抬頭”的歷史記載。與北方祭祀龍神不同,南方主要以土地神祭祀為主,即祭社,如在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

  有研究者認為,這種不同,源自於南、北地區不同的地理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從而造成的民間信仰的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乾旱少雨,人們把龍看作是會興雲布雨、主管雨旱之神,產生了一套崇龍、敬龍的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南方地區相對來說,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對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於北方。於是自上古以來產生的祭社習俗在南方一直傳承至今。

  但為什麼選擇二月初二祭土地神?據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初二是土地公誕辰。對此,明朝的《月令采奇》和《閩書》都有所記載。有學者研究認為,明清以後,南方,至少長江流域一帶,社日已被土地神誕取代,其日期也逐漸固定下來,在二月初二。土地神誕影響到社祭,成為古代社日習俗的一種延續,而社日的習俗活動也大大豐富了“二月二”的節日內涵。

  比如清代顧祿所著《清嘉錄》就詳細記載:“二月二日,為土神誕,俗稱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皆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酬,村農亦家戶壺漿以祝神,俗稱田公、田婆。”從明清以後的許多文獻記載來看,社祭之日往往熱鬧非凡。主要活動有祭神祈福、宴飲、搶花炮、食社飯、看社戲等,借此祈豐年,求福祉。

  一個融合的復合型節日

  不過,“二月二”的節日內涵並不能簡單地以南北劃分為“龍的節日”和“土地神的節日”。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所長張士閃認為,從民俗學“層累”的眼光來看,雖然“二月二”的節俗傳統定型於唐代,但是源頭卻可以追溯得更為久遠,自古及今融匯了驚蟄節、春社日、填倉節、龍頭節、中和節、挑菜節、花朝節等節俗。

  這些節日大多已經消亡,但其內在的文化因子和外在的儀式活動,在消亡的過程中,多多少少被轉移和保留在了“二月二”上頭。

  比如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生日的節日。最早見諸唐人所作的《提要錄》:“二月十五為花朝。”此後也有將花朝定為農歷二月十二的。這個節日與自然時序有著密切的關系,後因“二月二”的興盛,花朝節的賞花活動與“二月二”的習俗相疊加融入了進來。崇禎年間浙江《烏程縣志》就記載了二月二賞花與社祭同時舉行的景況:“二月二日,東西坊市為會,多以花麗相高,其間有露臺,甚奇巧,然亦觀上人好尚而為之。鄉間於是日祭裡社。”

  正是經過歷代融合、不斷演變,“二月二”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內涵的節俗。盡管在後世的演變中,它形成了南北截然不同的信仰習俗,但其共有的文化內涵是相通的,那就是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事太平。

  今天,在許多地區,“二月二”的節日習俗仍然處在繼續變化的過程中。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推進,這種變化更多的是淡化。許多地方僅存了一些形式保留下來,如剃頭、吃龍須面、吃豬頭肉、橕腰糕等食俗,還有一些舞龍、社戲等娛樂形式,更多的習俗瀕臨消失,“二月二”的文化內涵也在被逐漸遺忘。

 
稿源: 國學網  編輯: 宋文婧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天津師大開在五大道上的實踐思政課
·『楓葉紅』盡顯『她力量』
·青年夢想家五四嘉年華活動圓滿落幕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意式風情街上的『楓葉紅』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天津紅橋區彰武社區網格員的一天(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視頻]中新天津生態城推出『志願生態城』服務品牌(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媒體評論:築牢學生心理健康『防火牆』
·天津媒體評論:築牢學生心理健康『防火牆』
·天津媒體評論:學校擬統一購買600元防攀比鞋?雖是誤會但也有誤導
·[視頻]天津市領導現場調度黨紀學習教育專題展工作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中國好人李強剪紙寄巧思
·天津媒體評論:包容孩子的適度叛逆
·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致全市護理工作者的一封信
·市關工委顧問何國模: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