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首頁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說文解字:『菜』字到清朝纔有了葷意
2013-05-23 14:07

  如今的菜,雞魚肉蛋,倭瓜葫蘆,都包括在內。上街買“菜”也好,酒店點“菜”也罷,“菜”早就既包括素,也包括葷了。但在古代,“菜”只有蔬菜之義,一點也沒有葷味。那麼,“菜”是何時有了葷意的呢?

  《說文》曰:“菜,草之可食者。”《小爾雅·廣物》也說:“菜,謂之蔬。”《荀子·富國》記載:“古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也記載:“孫叔敖相楚,棧餅菜羹。”這裡的“菜”都是青菜、蔬菜之義,沒有一點肉味。

  先人們開始以菜充飢,是不得已而為之。“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也是飢餓所迫。

  我國三年困難時期,由於糧食短缺,草根樹皮都吃光,更是如此。《內經》說“五菜充飢”,早已解決溫飽問題的今天按營養學解釋,並無不妥。看來,“菜”字最能解釋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內涵和曲折歷史。

  現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談到蔬菜的原產地首推中國,是有科學依據的。

  “菜”義的擴大,與葷菜的價賤密切相關。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說葷菜的由來與東南沿海漁民有關,那時候蚌肉“賤之如菜”。杜甫也有描寫江邊漁民生活的詩句:“異俗吁可怪,斯人難並居。家家養烏龜,頓頓食黃魚。”魚比蔬菜更便宜,當然“以魚為蔬”了。但這時並未將魚歸入“菜”中,正像北宋趙與時《賓退錄》中說的一樣,“《靖洲圖經》載,其俗居喪不食酒肉……而以魚為蔬。今湖北多然,謂之魚菜”。

  到了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對“酒煮菜”也發出質疑聲,“非菜也,純以酒煮鯽魚也。以魚名菜,竊嘗疑之”。這種質疑,在《七修類稿》中同樣存在,“杭人食蚌肉,謂之淡菜,予嘗思之,命名不通”。這說明在明代以前,把魚、肉叫“菜”,還是行不通的。

  把葷素都稱為“菜”,應該源於清代的《隨園食單》中,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道:“滿菜多燒煮,漢菜多羹湯,均自幼習之。”這裡的“菜”已經既包括素,又包括葷了。從此,“菜”的范圍纔真正擴大起來,既有了內涵也有了外延。

  從單一的蔬菜到含有肉餚的“菜”,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在這個“菜”意擴大的過程中,魚、肉等葷菜價格低於蔬菜價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紹義)

 
稿源: 齊魯晚報  編輯: 宋文婧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好人工作室繼續履行承諾 讓老人『頂上生輝』
·『黨建+共建』 用勞動汗水致敬勞動節
·守護生命 『醫』不容辭
·世界讀書日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健康宣講進校園 為健康成長護航
·青年夢想家油城首秀 二號院小學師生讓愛揚帆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出爐 天津這些集體和個人獲獎
·人民日報讀者來信:將文明養犬落到實處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綜合執法崗位練兵系列活動之雙新篇
·衛津榮耀·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逐夢星火團隊開展『巧手慧心 絲網傳情』益老志願服務活動
·天津好人『紮堆』養老服務中心 街道舉辦公益服務『小微市集』
·紀念天津市關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愛』教育陣地建設推動會議召開
·每日新報評論:小長假開啟 如花在野溫柔熱烈
·曲凱:踐行教育家精神 鑄就師大卓越育人之路
·於淑珍:生活永遠充滿陽光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