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集聚正能量 傳遞好心情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竹枝詞裡 天津端午民俗
2013-06-09 13:31

  又到粽子上市的時刻了,過去,天津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民國時期天津城南詩社詩人馮文洵在其《丙寅天津竹枝詞》一書中,有詳細的描述。馮文洵寫道:“下繃收拾繡鴛鴦,節近天中分外忙,五色絲懸長命縷,葫蘆樣檢女兒箱。”

  端陽節又稱中天節,臨近這一天,詩人說,天津城裡家家戶戶的婦女忙著過節,翻箱倒櫃尋找舊樣子趕制針黹刺繡等女紅活計,制作節令物品。此時,家家門首都貼上用紅紙剪成葫蘆,還要用五色絲線制作一種叫做“長命縷”的荷包串。“長命縷”俗稱叫“老虎搭拉”,就是五六個穿成一串的小荷包,用各色布塊縫制而成,再刺繡上花紋,是端午節給孩子避邪用的家庭手工制品。如,用布縫成虎形,再綴上兩個黃布耳朵,下面綴上一條小尾巴,再用毛筆點染老虎的五官、斑紋和額頭上的“王”字。用綠布裝上幾粒綠豆縫成豆角、用紫布塞上棉花縫成茄子、用紅布縫辣椒、黃布縫南瓜和葫蘆等。一般在荷包裡面還要裝上十幾粒花椒,增加祛避蚊蠅的效果。有的人家還要給孩子繡“五毒”飯單,到了節日時穿戴。這裡,“五毒”系是指蛇、蠍、蜈蚣、壁虎、蛤蟆等五種毒蟲。

  在馮文洵的另一首詩中,他詳細描述了津城市民過節的具體情況:“門懸蒲艾飾端陽,九子盤堆角黍香。更為兒童避蟲蟻,額間王字抹雄黃。”

  從馮的詩中可知,當時天津人過端午節有三個主要內容:

  一是門懸蒲艾。民諺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此因端午在五月初五,民間認為五月為“惡月”、“毒月”,瘟疫流行,毒蟲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種方法避邪祛毒。艾有香氣,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所謂門懸艾葉菖蒲,就是指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或懸於堂中。除此之外,天津市民還有灑掃庭除的習俗。

  二是用九子盤堆角黍。所謂九子盤,又稱“攢盤”,始於明萬歷晚期,流行於清代民國,它是古人為婚喪嫁娶或重要節日款待賓客的一種實用器物。一組攢盤少則五個,多者達二十多個,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形狀,如圓形、四方、六方、八方,或葉形、牡丹、梅花、蓮花、葵花、菱花等花形。攢盤以盤數被分別稱為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之說。馮詩中的九子盤,就是用九個單盤“攢”成的。把不同的食物放在盒中,叫做攢盒,有合家團圓、豐衣足衣的寓意。舊時,天津不同階層的人士,在過節時會在攢盤中放不同食物。例如,蜜餞果子九子盤內,要放蜜餞、瓜子、花生、酥豆、桂圓、荔枝、紅棗等九種乾果和果脯。到了端午節,馮詩說天津人常用九子攢盤來擺放粽子,即角黍。粽子最早用菰葉即茭白葉包成牛角形,所以又稱“角黍”。天津市民多以艾葉包制粽子,在江米中放上豆沙、棗子等餡料,蒸煮熟以後再蘸白糖食用。

  三是兒童要避蟲蟻,額間抹雄黃。這也是因為端午前後,病毒流行,給小孩佩戴裝有草藥的“虎符”,可以避免蚊蠅叮咬,還有作為避邪的護身物的用途。所謂“虎符”,就是用綾羅布帛等制成小老虎形荷包,裡面裝有菖蒲、艾葉、榴花、蒜頭等辛香的草藥,掛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瘟消災。端午節時,人們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古人認為雄黃“善能殺百毒、避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由於小孩不便飲用雄黃酒抹七竅,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就用雄黃酒涂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並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

 
稿源: 今晚報  編輯: 洪濤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好人工作室繼續履行承諾 讓老人『頂上生輝』
·『黨建+共建』 用勞動汗水致敬勞動節
·守護生命 『醫』不容辭
·世界讀書日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健康宣講進校園 為健康成長護航
·青年夢想家油城首秀 二號院小學師生讓愛揚帆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出爐 天津這些集體和個人獲獎
·人民日報讀者來信:將文明養犬落到實處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綜合執法崗位練兵系列活動之雙新篇
·衛津榮耀·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逐夢星火團隊開展『巧手慧心 絲網傳情』益老志願服務活動
·天津好人『紮堆』養老服務中心 街道舉辦公益服務『小微市集』
·紀念天津市關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愛』教育陣地建設推動會議召開
·每日新報評論:小長假開啟 如花在野溫柔熱烈
·曲凱:踐行教育家精神 鑄就師大卓越育人之路
·於淑珍:生活永遠充滿陽光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