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集聚正能量 傳遞好心情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願者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道德講堂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論壇
 
  天津文明網 >  我們的節日
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在哪 專家稱不能用真假判斷
2013-08-12 14:42

西安市長安區斗門的“石婆”(左)和“石爺”像

  今天是農歷七月初七,傳統的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美麗浪漫的愛情傳說,令無數熱戀中的癡男怨女為之感動。關於這個傳說的發源地,也有多個版本。

  牛郎織女傳說源自何處?

  如此動人的傳說,究竟起源於何處?關於這一點,幾年前曾引發一場規模不小的爭論。國內多個地方均自稱是“牛女”傳說的發源地,還紛紛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北青年報》23日的一篇文章,描繪了如下的田園風情: 22日下午,靈壽縣寨頭鄉牛莊村西的空地上聚集了很多村民,他們正在准備一臺晚會:牛莊村七夕晚會。

  “我們村為什麼叫牛莊,是牛郎出生的好地方。我們村為什麼叫牛莊,是牛郎織女生活的好地方……”一陣清脆的快板聲傳來……

  村民們篤信,“這是牛莊,隔壁是女莊,中間還有一條七女河,牛郎織女的傳說就起源於這裡,辦晚會就是想讓這個傳說流傳下去。”

  2009年6月,靈壽縣七夕節被河北省政府列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且從2010年起申報國家級“非遺”,但未被批准。

  事實上,想要打七夕傳說這張“文化牌”的絕非靈壽縣一家。據報道,包括河南南陽市、山西和順縣、山東沂源縣、河北邢臺市、江蘇太倉市等在內的多地,都認為本地是牛郎織女傳說的發源地。最終山西和順、山東沂源的“牛郎織女傳說”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多地入選國家級非遺的結果不難看出,關於這個傳說真正的發源地,恐怕很難有唯一的答案。

  西安的“牛女傳說”:“石爺”會尿炕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牛郎織女傳說”,2010年也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今年4月曾赴當地考察這一民風民俗。

  西安市長安區斗門南灃村有兩個身材魁梧高大的石刻像,當地人稱之為“石婆”和“石爺”。據介紹,這兩尊石刻像距今已2100多年。唐德宗貞元14年(公元798年),這裡就建成“石爺廟”、“石婆廟”。千百年來香火不斷,至今還保留著七夕祭祀牛郎織女的大規模民俗文化活動。

  “石婆廟”,也叫“織女廟”。在廟門外的牆上,貼著一大張紅色的紙,上面記錄著村民捐建這座廟的功德錢數。步入院內,可以看到一塊很大且平整的石頭,村民介紹說這是“石婆”和“石爺”睡的床。有人指著石上的一條溝痕說,“這就是石爺當年尿床留下的”。如此朴拙的傳說,令人不禁發笑。

  步入殿內,可見有人值守的織女石像和功德箱。石像穿著衣服,走近觀察可以發現其造型、線條頗為粗獷,以至於有人發問“這是石婆還是石爺”。

  村民們介紹說,每年的正月十七和七月七,這裡人山人海,香火很旺。求昇學、求婚姻、求生子的都有,而且很靈驗。

  有研究文章就此稱,“牛郎織女傳說”發源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當地逐漸形成了每年兩次大型活動(正月十六,一說是正月十七的牛女結婚。七月初七相會),以及每月初一、十五到廟裡去的慣例。

  專家談傳說多個“發源地”:沒有絕對的真

  前述多個地方都自稱是牛郎織女傳說的“故鄉”,那麼究竟哪個地方纔是真正的發源地?專家表示,牛郎織女並沒有真實人物,傳說本身就是有流動性的,沒有絕對的真。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蕭放說,傳說是民間文學,是口頭的、流動性的。在傳播過程中,某個地方把傳說和地方風物結合起來,就變成正當的,就要尊重它。不能用真假來判斷,沒有絕對的真。

 
稿源: 中新網  編輯: 洪濤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好人工作室繼續履行承諾 讓老人『頂上生輝』
·『黨建+共建』 用勞動汗水致敬勞動節
·守護生命 『醫』不容辭
·世界讀書日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健康宣講進校園 為健康成長護航
·青年夢想家油城首秀 二號院小學師生讓愛揚帆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出爐 天津這些集體和個人獲獎
·人民日報讀者來信:將文明養犬落到實處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綜合執法崗位練兵系列活動之雙新篇
·衛津榮耀·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逐夢星火團隊開展『巧手慧心 絲網傳情』益老志願服務活動
·天津好人『紮堆』養老服務中心 街道舉辦公益服務『小微市集』
·紀念天津市關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愛』教育陣地建設推動會議召開
·每日新報評論:小長假開啟 如花在野溫柔熱烈
·曲凱:踐行教育家精神 鑄就師大卓越育人之路
·於淑珍:生活永遠充滿陽光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