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道德講堂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道德講堂 > 國學
童年春節記憶:閨女要花 小子要炮
2014-01-14 13:06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又要過春節了,不由地勾起我童年過年時的一些印記。

  記得我童年時,每年一到臘月初一,村裡大街小巷便飄滿了五谷的芳香,兜兒裡裝滿了母親炒熟的玉米粒兒、葵花籽、黃豆,仿佛新年的鍾聲早已敲響。到了臘八,喝過了臘八粥,新年清新的味道便撲面而來,大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我們卻掰著小手指頭盤算,盼大年三十早日來到。每天嘴裡還不停哼唱著“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爺子要個大氈帽”的歌謠。

  過了小年,家家戶戶結伴去趕集采購年貨,我們那時也早已放了寒假,自然吵吵鬧鬧跟大人們一起去趕集,目的是讓父母多給買些鞭炮和新衣服。過年時哪個小伙伴要是能擁有幾掛鞭炮,那可是讓人羡慕死了。雖說那年月家家戶戶經濟都不富裕,但在各自家庭現有的能力下,都十分注重這個傳統的節日,把過年當成大事。家家戶戶把自家飼養的豬、羊、雞、鴨殺掉,母親們到供銷社扯布給孩子們做新衣服……好一番熱鬧景象!我家弟兄們多,條件不是很好,但我清楚記得,每到過年時,父母都要節衣縮食給我們弟兄幾個做身新衣服,哪怕是一件,也要給我們添置。

  記得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五,父親騎車去市裡看望我的奶奶,答應給我買回兩掛鞭炮,我高興得不得了。從早晨父親騎車去天津衛,心裡就盼著父親早點回來,到了傍晚還沒見到父親的影子,我約了幾個好伙伴一同到村西口等候,一直到日落西山,也沒見到父親的影子。頑皮的我提議和伙伴們玩起了“打鏢仗”的游戲,不小心被小伙伴用小磚頭打破了頭,母親帶我到村衛生所進行了包紮,我沮喪地回到家。等父親回來,看到我這副掛彩的模樣,一言未發,便從書包裡拿出兩掛鞭炮和一包餅乾放在我面前,我一蹦老高,早已忘記了頭上的疼痛,如獲至寶地小心翼翼拆開紙包,放在了炕席底下。

  父親當時在村裡小學校任教師,全村百餘戶人家,父親也算得上“秀纔”了,到了年關,家家戶戶拿著紅紙讓我父親寫對子。父親白天忙乎家裡事,晚上就在燈下一張一張地寫,我有時幫助父親裁紙,時而也偷偷瞎寫幾筆。“二十九貼到柳,三十黑夜鬧一宿”。到了臘月二十九早上,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貼滿了對聯,放眼望去一片紅色,再聞聞各家各戶飄出的陣陣肉香,春節的喜慶氛圍盈滿整個村莊。

  大年三十早上,天剛蒙蒙亮我和哥哥弟弟早早就起床了,拿出各自的鞭炮,跑到院子裡,一起點燃新年的第一聲爆竹。那時燃放鞭炮,可不像現在的孩子們三千頭、一萬頭的整掛燃放,而是拆下來一個一個地燃放,一掛鞭炮也就是一百頭。我們小孩的心裡都明白,早放完了,大人也不會再掏錢給買了。就是沒有炸響的,也不會輕易扔掉,而是掰開後再點燃,我們還命名為叫點“哧花”。

  那時全村沒有一臺電視機,過年的娛樂活動就是男人們在街裡敲鑼打鼓,小姑娘們扭秧歌,我們當然也少不了加入其中狂舞。除夕晚上,吃罷了母親親手包的餃子,便和小伙伴們打著自己編織的小燈籠,三五成群地一起走小巷、穿大街玩耍起來,開開心心地度過大年三十。

  或許是時代的變遷,生活質量的提高,還是自己年齡的緣故,內心裡早已淡化了對過年的期盼。有時靜靜地思考,真想再穿越到童年時代,去感受一下那純真、質朴、濃郁的過年氛圍。(李玉明/武清區司法局)

 
稿源: 天津日報  編輯: 謝小燕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北辰這一幕,暖了全網!
·連捷:紮根一線 踐行『最美』初心
·天津店主李越給外賣小哥送奶茶
·天津『公交婚車』開啟別樣幸福路
·女交警連捷:十二年無數次『轉身』,無悔堅守『原點』
·天津濱海新區居民周希平空手奪斧救母女 榮登中央政法委發布的見義勇為勇士榜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中足聯對『觀眾不當行為』做出8點細化,單場存在兩類以上行為將從重處罰
·新時代好少年高暢:節氣是古人順應自然的智慧(立冬感悟
·光明日報刊文: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天津媒體評論:『繁花』之下,公道不應缺位
·人民日報評論:冷天的菜攤 城市的溫暖
·天津日報評論員:善作善成 踔厲奮發力爭實績實效——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熱潮
·[視頻]天津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工作動員會舉行
·天津薊州區召開推動鄉村整潔化、城區秩序化、景區品質化工作會議
·[視頻]天津:陳敏爾赴東麗區調研
·2025年『津門師德巡講』,第二講來了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