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道德講堂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我們的節日
正月十五說『元宵』
2014-02-13 14:54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纔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唐朝的元宵節食是面蠶。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為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團子。劉若愚(生於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制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內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符曾(生於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詞》雲:『桂花香餡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詩中所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家元宵。

  近千年來,元宵的制作日見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咸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以解饞。

 
稿源: 中國文明網  編輯: 李悅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天津師大開在五大道上的實踐思政課
·『楓葉紅』盡顯『她力量』
·青年夢想家五四嘉年華活動圓滿落幕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意式風情街上的『楓葉紅』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天津寧河區:『公交婚車』閃亮出發 下一站『幸福』
·天津媒體評論:家訪讓孩子砸碎心愛的玩具 粗暴教育只有傷害
·天津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排行榜(2024年4月)
·天津媒體評論:『食』尚天津的新演繹
·評論:『無痕旅游』是酷炫旅游風
·天津記者調查:集章打卡還需回歸初衷
·天津津南區學子:為先烈英名描紅 給英雄事跡增彩
·天津科技大學朱穎班:25年了,我們沒有忘記!
·[視頻]天津:陳敏爾赴市教委和高校調研
·市楹聯學會、市詩詞學會舉行『慶七·一、迎國慶』主題創作座談會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