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天津文明網 > 精神建設進行時 > 工作傳真 > 區縣系統
濱海新區探索社區管理新模式 提升城市文明
2014-09-07 08:03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在各方關注的目光下,濱海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速增長,身處其中,蓬勃的活力和生機撲面而來。

  濱海新區提出,要探索具有新區特色的創建新模式,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科學化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將濱海新區建設成爲社會和諧、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首善之區。

  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這些正是新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目標所在。

  “樓道革命”建和諧

  左鄰右舍是一家

  早上不到7點,朱成玉大爺已經將樓道內天氣預報板上當日的信息更新了,這已經成爲他每天早上必備的功課。朱大爺是一名退休老黨員,今年已年過70歲,住濱海新區杭州道街康居園社區。“大家出門上班時,就能看到氣溫、天氣情況這些信息,可以提示大家增減衣服攜帶雨具。”他告訴記者,能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幫到大家,是最高興的事。在他的帶動下,樓門已建成“黨員示範崗”。

  進入朱大爺家所住的樓門,鄰居們自己動手佈置的綠植、書畫等裝飾的樓道令人眼前一亮,家的感覺撲面而來。記者注意到,進入樓門的左側,精心安置了一面禮儀鏡。佔用空間不多,作用卻不小。朱大爺有些幽默地對記者說:“有時候出門比較匆忙,這個鏡子可以讓大家整整衣冠。儘管我沒多少頭髮了,出門前整理一下頭髮心裏也挺美的。”一面小小的鏡子,反映出鄰里互助的絲絲情誼。

  在繁忙的現代都市生活中,大家早出晚歸忙於各自工作和生活,鄰里關係日漸淡漠,“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語似乎正被人們慢慢淡忘。然而從2012年起,一場“樓道革命”在濱海新區掀起,並迅速覆蓋全區。社區樓門是社區的重要元素,是開展文明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鄰里和諧的重要載體,更是進一步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紐帶。新區區委宣傳部文明創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新區街道參與率達到100%,社區參與率達到98%,全區共創建文明樓門2407個,參與創建的文明樓門居民達到60%。

  如今,在“文明樓門創建”中,新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融入“文明樓門”創建中。康居園社區居委會主任葛秋霞介紹說,除了流動展牌、廣告牆、電子顯示屏等傳播形式,還鼓勵居民親自設計作品參與,包括製作手工編織、繪畫、書法等。不拘泥於格式化的傳播方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再浮於紙面,而是深入人心。

  採訪中,朱大爺常說的一句話是“出入同一個門,咱們大夥兒就是一家人。”在他看來,一句普通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會讓人感到溫暖、感到幸福。不論文明城區創建或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際上都蘊含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以信息化爲載體

  借“智慧”服務社區

  如今,智能手機、無線網絡等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或許你已經熟悉了面向大衆的應用,但是否體會過私人定製的社區應用?在開發區華納社區,以信息化手段爲載體,從最初的社區智能網絡辦公系統的引入,到數字社區管理系統,再到智能管理的新平臺,智慧社區已初現雛形,讓社區服務得到有效延伸。

  今年以來,“社區這點事”成爲開發區華納社區居民移動終端應用軟件中的一名新成員。華納社區社工站副站長王微介紹說:“通過這個應用,居民可以及時瞭解社區的大事小情,並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見建議。”在“社區這點事”的應用中,記者看到,近期華納社區組織了集體觀影、舞蹈隊、模特隊等一系列活動,居民通過手機就可以很方便地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進行預約報名。另外,“老爸老媽”也是今年開發的頗具針對性的一個應用。這一軟件可以向社區中的老人推送相關活動通知,當老人蔘與活動時能夠形成相應的行動記錄,並同步發送給老人的子女,讓他們及時瞭解老爸老媽去哪兒了。

  通過強化基層管理,使羣衆訴求、小區問題、鄰里糾紛等問題及時處理和化解,從根本上提升了社區、街道乃至新區的公共服務能力,這是新區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記者瞭解到,從2010年開始,濱海新區推出網格化管理,一網多格,一格多元的治理模式,各街道結合轄區特點創新社區治理模式,成爲濱海新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活動中的一大創新點。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區域內19個街鎮已經實現了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志願服務做善舉

  傳遞文明暖人心

  在新區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的同時,社區社會組織不斷髮展壯大,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越織越密的志願服務網。近年來,濱海新區志願者服務載體平臺不斷完善,志願服務更加有組織和規範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區已形成爲區、街、居三級服務網絡覆蓋的結構規模,全區社區志願者註冊人數近13萬人,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站218個,學雷鋒服務隊千餘支。

  “作爲志願者從事公益慈善活動,我們很享受。”開發區社會服務志願者協會榮譽會長張輝林這樣對記者說。儘管她已經72歲,卻依然充滿活力,並且思維清晰,談吐幽默。談及多年來所從事的“母親水窖”、慈善籃球賽、愛心助學、助孤助殘等公益活動,她將其中的各個細節娓娓道來,而發自內心的喜悅掛在她的臉上。

  “去年,我們在甘肅省肅南縣捐建了129口水窖。爲保證活動的透明、陽光,按照要求他們寄來了戶主和水窖的合照。以誠信爲根本,我們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志願者隊伍,從事公益慈善活動。”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冊遞給記者。在相冊裏,記者看到一張張誠摯笑臉,身旁水窖上刻着編號和捐建者的名字。據瞭解,甘肅省肅南縣是我國唯一的裕固族自治縣,由於牧區常年乾旱嚴重缺水,牧民飲水安全得不到保證,很多牧民都患有水源性疾病,開發區志願者協會多年來持續開展了“母親水窖”活動,爲大量當地居民解決了日常飲水的難題。

  她還告訴記者,不久前開發區慈善協會、志願者協會在新區三家福奈特洗衣店設立了“衣衣心意”的衣物捐贈點,將捐贈的衣物清洗、高溫熨燙消毒後郵寄到西部貧困地區。大量的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其中。

  在濱海新區,如今志願者的身影可以說無處不在,社區志願服務猶如細細春雨灑落大地,散播角落,滲透到居民生活的每個細微環節。通過志願服務, “愛心”和“文明”不斷接力下去,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爲新區文明城區創建添上了濃重的一筆。(記者 胡曉偉)

 
稿源:天津日報  編輯:謝小燕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P«C¦~¹Ú·Q®a§ÓÄ@ªÌ¨«¶i¤Ñ¬z¹Ï®ÑÀ]
¡P·N¦¡­·±¡µó¤Wªº¡y·¬¸­¬õ¡z
¡P¦n¤H¤u§@«ÇÄ~Äò¼i¦æ©Ó¿Õ Åý¦Ñ¤H¡y³»¤W¥Í½÷¡z
¡P¡yÄҫءϦ@«Ø¡z ¥Î³Ò°Ê¦½¤ô­P·q³Ò°Ê¸`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CÅéµû½×¡G³o¨Ç®Ñ©±¬°¤°»ò¡y¬õ¡z
¡P¤Ñ¬z´CÅéµû½×¡G¬°¤@³õºt¥X ©b­u¤@®y«°
¡P¤Ñ¬z´CÅéµû½×¡GªÅ¥]ªº¤£¶È¬O¥~½æ ÁÙ¦³¨}¤ß
¡P¤Ñ¬z´CÅéµû½×¡G©ç·Ó°Z¯àª§·í¡y¥Ç¸o¶ûºÃ¤H¡z
¡P¤¤°ê¤å©úºôµû½×¡G¤å©ú¹ê½î¹qµø±MÃD¤ù¡y­È±o¬Ý¡z
¡P¤¤°ê¤å©úºôµû½×¡G±À°Ê¹A§øºë¯«¤å©ú«Ø³]¤£Â_±j°_¨Ó
¡P¤Ñ¬z·s´N·~§ÎºA³Ò°ÊªÌªº¤­¤@ÃÙºq
¡P[µøÀW]¤Ñ¬z¡G³¯±Óº¸­uªe¦è°Ï½Õ¬ã
¡P¤Ñ¬z´CÅéµû½×¡GÅý´º©ó«È ¬°«°¥«®È´å²K±m
¡P¤Ñ¬z¦è«C°ÏºëªZÂí¡G¡y¬B¯îºC¶]¡z¸ÑÂê¤å©ú·s«º¶Õ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