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者平臺·新聞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班級博客
 
  您當前的位置 :溫暖天津文明風 > 今晚經濟週報 > 真情2014
天津故事2015:收藏抗戰期錢幣 銘記苦難歷史
2015-08-27 12:58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上週,南開區長虹街道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75歲的陳嘉榮老人,將自己耗時10餘年收藏的日本侵華時期傀儡政權發行的全套鈔票帶到活動現場,向廣大市民進行公開展示,同時展示的還有當年解放區發行的鈔票。藉助這套藏品,陳嘉榮與社區居民一同回顧了中華民族曾經遭遇的那段屈辱的歷史。面對本報記者,他介紹說:“我1940年出生在山東煙臺,由於當時年紀還小,對戰爭只有些許記憶。但父親身體上的一道傷疤卻是永遠地存在,每當提起這道傷疤,父親總會說:‘小鬼子太狠了,從1938年日本侵略者佔領山東半島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那道傷疤也成爲了我們全家人心中的痛……”

  父親身上的那道傷疤

  煙臺,一座靠海的城市,多少年來,居住在這裏的百姓因海而生,因海而長。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入煙臺,這裏的一切都變了。海灘上再也見不到拿起鐵鉤鉤海蜇的漁民,也見不到嬉笑玩耍的孩子,店鋪紛紛關門歇業,躲避戰火硝煙。整座城市陷入陰雲籠罩之中。

  1940年8月,伴隨着隆隆的戰火,陳嘉榮降生,全家人高興之餘,又有些擔心,保護好孩子,保護好家人才是當務之急。戰爭一年年地打,陳嘉榮也長大了,學會了走路和說話,那時他的家距離海邊只是咫尺之遙,但這些年來,他幾乎沒有去過海邊,總是和姐姐在院落裏玩耍。“姐姐比我年長几歲,那時母親就吩咐她不允許帶我走出院子,更不許去海邊玩。姐姐明白父母的用意,因爲她經歷過日本人轟炸時的慘烈,知道踏出家門隨時會危機四伏。”陳嘉榮說。

  父親在街上開了一家文具店,名爲鼎隆文具店。從字號上就知道老闆盼着買賣鼎盛,生意興隆,但自從日本侵略者進入煙臺後,生意日漸蕭條。“每當防空警報響起,買賣家紛紛關門停業,我家的文具店也不例外,不是不想經營,而是當時的情形無法讓商戶正常經營。當時父親總是講:‘就盼着趕快把這些侵略者趕走,讓百姓能夠過上安安穩穩的日子’。”陳嘉榮說,“小的時候,父親讓我看過他臀部的一道傷疤,那是1942年,日本人用刺刀給他留下的,那道傷疤扎得很深,那幅畫面我至今記憶猶新。”

  “聽父親講述說,1942年,日本人在煙臺沿街掃蕩,走入鼎隆文具店後,看上眼的東西就拿。此時日軍手中拿着刺刀,店堂裏連老闆加夥計不過幾人,深知寡不敵衆。面對日本人的野蠻行徑,我父親實在憤怒,於是上前,表達着自己的態度:在我們的店鋪裏,你們這些侵略者要幹什麼?還有沒有王法了?沒想到,這兩句話激怒了侵略者。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拿起刺刀,一刀猛刺,頓時鮮血直流。日本人就是希望藉着我爸的事,殺一儆百,要給周圍店鋪的商家來個樣看看。”這道傷疤足有8至9釐米長,刀口很深。陳嘉榮說:“我記憶中,父親只是在我四五歲時,給我看過這道傷疤,後來就再也沒看過。父親總認爲,傷口的位置羞於見人,但這道傷疤卻成爲了我心中永遠的痛。那時我就知道,這日本鬼子心狠手辣,真是殺人不眨眼啊。”

  陳嘉榮說:“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共膠東地區黨組織領導膠東廣大軍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八年間,根據地人民配合膠東抗日部隊共作戰近8000次,攻克日僞據點400多處,斃、傷、俘日僞軍13.4萬人。到抗戰結束時,膠東抗日根據地的共產黨員由抗戰初期的1840名發展到6萬多名,武裝民兵發展到22萬人,自衛團員發展到80萬人。膠東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鞏固,根據地內的各項新民主主義建設事業迅速發展,成爲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五大戰略區之一。這就是我的家鄉在抗日戰爭時期做出的貢獻。”

  父親爲晉察冀邊區送紙張

  鼎隆文具店在抗日戰爭時期,依舊慘淡地支撐着。有一天,店裏走進一位經朋友介紹而來的客人,找到了陳嘉榮的父親洽談業務。陳父頓時警覺起來,這麼動盪、蕭條的年月哪兒來的業務?對方說:“我想從你的文具店進一批紙張,能否幫我買到?”陳父很納悶,文具店裏有這麼多紙,你可以隨便挑選,爲何非要進紙呢?對方說:“我要的紙張一定要厚,開幅要大。”客人走後,陳父便陷入了沉思:“又要厚,又要紙張質量好,開幅大,難道說,這是要印鈔票嗎?”

  於是陳父奔走多地去尋找客人所說的紙張,在當時不明確用途的情況下,他深知:這紙張必有大用。沒過幾天,客人又來到這裏,詢問紙張的近況。陳父說:“恕我冒昧,敢問,這紙要送到哪裏去?您能否透露給我?”對方笑呵呵地只說了幾個字:“必然用在正途。”出於對介紹人的信任,陳父深知朋友思想進步,想必這紙張不可能交到敵軍手中,於是便冒着極大的風險,一批批向客人提供紙張貨源。

  此事多年過去,當時日軍已經繳械投降。朋友見到陳父後,說起當年這些紙張的用途,這個祕密才終於被揭開。朋友說:“老陳,你可算立功了。你知道當年的紙張用在了什麼地方嗎?”不出所料,這批紙張最終印刷成爲錢幣。而使用這些紙張的則是晉察冀邊區政府,而晉察冀邊區正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之一。

  陳嘉榮告訴記者:“晉察冀三省淪陷時,貨幣極爲複雜,省有省鈔,縣有縣鈔,這些鈔票離開了本地區形同廢紙。這種貨幣金融上的割據、混亂局面,嚴重地影響了晉察冀邊區的物資交流和貿易暢通。最嚴重的是,日本侵略者利用佔領天津後得到的舊河北省鈔的底版,大肆印發並僞造河北省鈔票,用以掠奪中國的資源,榨取華北人民的血汗。當時邊區政府形成自己統一的本位幣,溝通三省金融,這下狠狠地打擊日本侵略者破壞法幣和壟斷華北金融陰謀,保證軍需並保證邊區經濟建設計劃的實現。”

  在黨中央和邊區政府的領導下創建的晉察冀邊區銀行是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第一家銀行,在開展對敵貨幣鬥爭,扶植和發展邊區經濟,保證軍需,支援抗日戰爭等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晉察冀邊區銀行所發行的貨幣一直沿用到1948年12月人民幣發行流通之前。可以說,在對敵鬥爭的歲月裏,邊區的銀行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年我父親能夠爲此付出自己的綿薄之力,這在我看來無比驕傲和自豪。”陳嘉榮興奮地說。

  收藏父親當年貢獻的紙張

  歲月已逝,抗戰的苦難歲月離開我們已有70年,如今年過古稀的陳嘉榮老人喜好收藏,他將晉察冀邊區當年發行的錢幣收藏起來,以此表達對父親的緬懷和敬意。同時,他也積極收集當年日僞銀行發行的紙幣,以此探究那段歷史。

  陳嘉榮說:“用了10年的時間,我把日僞銀行——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的銀聯券全套45枚都收藏齊了,之所以要這樣做,我是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今天的人們看到日本銀行操縱貨幣,大搞通貨膨脹的罪證。當年坊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叫‘孔子對天壇,伍佰當一元’,透過這一句話,我們就能看出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百姓是怎般的欺凌。”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社會各界都在以各種形式加以紀念。8月6日,南開區長虹街道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特別邀請陳嘉榮將自己的藏品,拿到居民面前展示。他在講述這些藏品時說:“這些日僞銀行的錢幣,滿滿記錄着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留下的罪證。這些邊區遺留的邊幣,又是我黨我軍捍衛民族氣節和尊嚴的象徵。敵我對比,我們能夠看到日本帝國主義當年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也能看到我國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制敵的身影。今昔對比,中國人屈辱的那段歷史一去不再復返,如今我們中國人有尊嚴地活着,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陳嘉榮最後跟記者說:“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爲了延續仇恨。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汲取歷史教訓;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只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今年我們全民族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希望重溫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銘記那段苦難的歷史,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掃描關注天津文明網微信

掃描下載志願天津APP

 
稿源:今晚經濟週報 藍刊  編輯:宋文婧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P«C¦~¹Ú·Q®a§ÓÄ@ªÌ¨«¶i¤Ñ¬z¹Ï®ÑÀ]
¡P·N¦¡­·±¡µó¤Wªº¡y·¬¸­¬õ¡z
¡P¦n¤H¤u§@«ÇÄ~Äò¼i¦æ©Ó¿Õ Åý¦Ñ¤H¡y³»¤W¥Í½÷¡z
¡P¡yÄҫءϦ@«Ø¡z ¥Î³Ò°Ê¦½¤ô­P·q³Ò°Ê¸`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CÅéµû½×¡G³o¨Ç®Ñ©±¬°¤°»ò¡y¬õ¡z
¡P¤Ñ¬z´CÅéµû½×¡G¬°¤@³õºt¥X ©b­u¤@®y«°
¡P¤Ñ¬z´CÅéµû½×¡GªÅ¥]ªº¤£¶È¬O¥~½æ ÁÙ¦³¨}¤ß
¡P¤Ñ¬z´CÅéµû½×¡G©ç·Ó°Z¯àª§·í¡y¥Ç¸o¶ûºÃ¤H¡z
¡P¤¤°ê¤å©úºôµû½×¡G¤å©ú¹ê½î¹qµø±MÃD¤ù¡y­È±o¬Ý¡z
¡P¤¤°ê¤å©úºôµû½×¡G±À°Ê¹A§øºë¯«¤å©ú«Ø³]¤£Â_±j°_¨Ó
¡P¤Ñ¬z·s´N·~§ÎºA³Ò°ÊªÌªº¤­¤@ÃÙºq
¡P[µøÀW]¤Ñ¬z¡G³¯±Óº¸­uªe¦è°Ï½Õ¬ã
¡P¤Ñ¬z´CÅéµû½×¡GÅý´º©ó«È ¬°«°¥«®È´å²K±m
¡P¤Ñ¬z¦è«C°ÏºëªZÂí¡G¡y¬B¯îºC¶]¡z¸ÑÂê¤å©ú·s«º¶Õ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