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服務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天津志願服務網
 
  您當前的位置 :溫暖天津文明風 > 今晚經濟週報 > 真情2014
《天津故事2015》年度盤點 好人力量溫暖津城
2015-12-25 10:33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他們是生活中的強者

  今年年初,記者有幸認識了一位殘疾姑娘,她叫薄春穎,朋友們親切地稱呼她爲“大薄”。大薄兩歲時因爲小兒麻痹症落下了後遺症,從那時起就拖上了一條“病腿”。疾病後遺症讓她的童年註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但在她的童年印象中,記憶最爲深刻的不是自己的行動不便,而是在繪畫方面擁有的過人才華。憑藉自己的特長,大薄考取了天津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一位身患殘疾的女孩能夠和健全孩子一樣走進大學,這樣的經歷難能可貴。

  畢業之後的大薄來到一家創意公司做設計,由她精心設計的作品在網上極度熱銷。去年聖誕節期間,由她設計的一款實用又美觀的車飾產品,被網友搶瘋了。每天刷新網站,都看到一個破紀錄的數字。大薄沒有停留在此,閒暇之餘她會走近孩子們,教他們製作一些動手操作的玩具,再將設計的作品義賣捐獻給血研所的白血病兒童。大薄說:“我之所以要這樣做,正是因爲這些年幫助我的人太多了。我有一位‘發小’,從小就陪着我一起上下學,從小學一直陪到了初中畢業。此外還有老師、同學對我的關照。如今走進單位,領導和同事同樣給予了我太多的幫助。今天我有可以幫助別人的能力,就要使出這份力量來。”

  第二位殘疾朋友名叫陳海平,是河北區鐵東路街勝景花園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他曾在2007年經歷過一場開顱手術,雖然術後左側身體不太靈便,但他憑藉自己的樂觀和積極逐漸找回自信,找回自我。採訪中,記者獲知海平是一位對傳統藝術十分喜好的人,沒生病時就在相聲社幫忙打雜,順便跟老先生學說相聲。後來生病了就一直沒去,現在身體逐漸康復了,他從過去的逗哏演員變成現在的捧哏演員。陳海平說:“我之所以康復得這麼好,跟我的性格有很大關係,特別樂觀,這或許是咱天津人共有的性格。”

  和陳海平有類似經歷的視力障礙殘疾人蔡成也是一位文藝愛好者。15年前的那個夏天,一場眼疾奪走了小蔡成的視力,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休學養病這段時間,他學快板書、學說相聲,以此分散自己的心理壓力;入讀盲校後,學習盲文,學習技能。如今的他,在父母和妻子的陪同下,開辦了春華秋實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服務於殘疾人羣體。自立自強促使蔡成走上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隨着業務越做越大,他廣泛吸納輕度殘疾人以及殘疾人家屬加入自己的公司,幫助他們一同度過生活上的難關。一邊忙着自己的家政公司,一邊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小夥子的生活中充滿了快樂。

  家住本市津南區雙橋河鎮的葛汝森年幼患上小兒麻痹症導致殘疾,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葛汝森一家四口人中,三位是殘障人士,一家人靠政府的低保金度日。每天他除了要照顧妻子、兒子外,還要拖着並不靈巧的雙腿從事志願者服務工作。他憑藉自己會理髮的技能,免費爲殘疾人、社區老人理髮30多年,他說:“希望靠自己的努力爲社會多做一些事情,以感謝社會對自己家庭的關心。”

  他們是生命的傳遞者

  今年,記者採訪了不少義務獻血者,他們都是生命的傳遞者。

  天津理工大學在無償獻血方面,一直走在天津各高校的前列。2012年11月30日,該校400多名學生參加無償獻血活動,那一天全校獻血人數超過全市街頭獻血一日人數的總和。天津理工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前任主席孫佳祥對記者說:“同學們將無償獻血當做人生難得的閱歷,我們年輕一代希望用自己的光和熱照亮他人。”19歲生日那天,孫佳祥以一本《光榮獻血證》作爲自己的生日禮物,爲自己的青春添上了濃重的色彩。

  孫偉,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法院一名助理審判員,也是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的獲得者。出生於醫療世家的他,雖然沒有延續父母救死扶傷的崇高職業,但也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開救死扶傷的使命。2001年,正讀大學三年級的他第一次挽起袖管,參加義務獻血,至今已獻血57份,累計獻血量達11400毫升,這其中既包括全血,也包括成分血。這些鮮血相當於一個正常成年人血液總量的兩倍多,如果按照搶救一個病人用血800毫升計算,這些血量能夠挽救14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採訪中,孫偉和記者說了這樣一句話:“有人說獻血上癮,其實獻血並不會上癮,而是做好事這件事本身會上癮。”如今每逢結婚紀念日、孩子的生日、自己的生日,孫偉都會以獻血的善舉爲紀念日加以標註。我們常常說助人爲樂,那是因爲助人是快樂的,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的道德也在昇華。道德的魅力,不僅在於能夠釋放出質樸的人性光輝,爲他人和社會奉獻人世間最可寶貴的愛與善,更在於“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能爲每個人淨化心靈、提升境界。孫偉能夠多年堅持參與獻血活動,生動地標註着他心中對‘善’的質樸追求和精神嚮往,不斷踐行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使算不上壯舉,但堅持不懈的行善足以使他成爲我們身邊的楷模。

  在天津光榮獻血的榜單中,倪偉的名字也不能忘記,這位來自產業一線的工人10年間共參與獻血200餘次。雖然身材不高,身體也並不強壯,但他卻說自己的身體棒棒的,有使不完的勁兒,義務獻血這件事也被他實實在在落實爲公民的義務。

  對於自己堅持10年的義務獻血的壯舉,倪偉看得很平淡,他說,這是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該做的事,因爲這件事做得正確,所以要一直堅持下去。他說: “之所以此前沒有接受採訪,不想對外述說自己的獻血經歷,一是害怕父母擔心,二是覺得自己做的事並沒有那麼偉大。”當他的事蹟被媒體公開後,倪偉改變了想法,他希望藉助媒體的力量,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獻血隊伍中來。

  倪偉說:“採血的工作人員會對每一位獻血者進行身體檢查,確保你的身體達到標準後纔會採血。獻血之後,只要休息好,身體狀況很快就能恢復。獻血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對身體有百利而無害,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們是正能量的新生代

  一年的故事講述下來,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生代弘揚正能量的力量。

  第四屆“感動津門十大孝親愛心學子”之一劉澤宇是一位00後,既有着與自身年齡不匹配的心智,也有着一股堅韌不拔的毅力。在同學、老師眼中,他是一個學習優秀、文體皆擅的好學生;在家人看來,他是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在外人眼中,他是一個經歷過很多人生歷練、始終保持陽光心態的好少年。劉澤宇的夢想源於舞蹈,而且會爲這個夢想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我希望能在舞蹈這條路上走向成功,用自己的舞蹈點亮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心中的希望。”劉澤宇這樣對記者說。

  90後陶明陽是天津外國語大學的學生,今年夏天,一位身着紫衣的中年男子的異常舉動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這位紫衣男子盯上了幾名花季少女,手裏握着偷拍工具正要伺機偷拍時,被守在一旁的陶明陽抓了個現形。之所以要這樣做,陶明陽認爲這樣的不雅行爲已經嚴重干擾到了女生的生活,身爲“天外”的男生,他看不下去了,必須站出來捍衛所有師生的權益。

  在和陶明陽的聊天中,記者也在探尋90後的內心世界,他說:“我們是新生代,是正在發展和進步的主力軍。處於學習階段的我們,有着該有的青春活力。我們張揚個性,但我們不忘責任,該站出來我們就一定會站出來。或許社會層面對90後有些非議,認爲我們有些不負責任,其實90後主流是好的,我們並不是大家說的那樣不懂得擔當。需要全社會給予我們時間,給予我們壯大自己的時間,我們一定能夠承擔下前輩傳來的接力棒,一定會比前輩們做得更好。”

  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的博士生王耕籍沒有辜負父母“書籍中耕耘”的期待,愛讀書、愛鑽研的他一步步讀到了博士。每當提起“博士”這個頭銜,人們的印象中總會出現“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場面,但王耕籍卻不一樣,這位博士不僅腳踏實地做學術,還滿懷社會責任感。2014年6月,在開車駛出學校的過程中,他縱身跳入天大敬業湖中將不慎落水的同學救起,因此也被評爲“全國見義勇爲好司機”稱號,獲得見義勇爲獎金5萬元。令人欽佩的是,王耕籍將這筆獎金全部捐獻給了天津大學見義勇爲基金。一份善舉雙重效應,這位博士生用他的舉動激發起社會的正能量。

  在一次次採訪中,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崛起的力量,社會的正能量就是在薪火相傳中得以燎原,得以擴展。

  2015年,感謝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好人,你們帶給大衆溫暖,也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大愛。

 

掃描關注天津文明網微信

掃描下載志願天津APP

 
稿源:今晚經濟週報 藍刊  編輯:宋文婧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P«C¦~¹Ú·Q®a§ÓÄ@ªÌ¨«¶i¤Ñ¬z¹Ï®ÑÀ]
¡P·N¦¡­·±¡µó¤Wªº¡y·¬¸­¬õ¡z
¡P¦n¤H¤u§@«ÇÄ~Äò¼i¦æ©Ó¿Õ Åý¦Ñ¤H¡y³»¤W¥Í½÷¡z
¡P¡yÄҫءϦ@«Ø¡z ¥Î³Ò°Ê¦½¤ô­P·q³Ò°Ê¸`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CÅéµû½×¡G³o¨Ç®Ñ©±¬°¤°»ò¡y¬õ¡z
¡P¤Ñ¬z´CÅéµû½×¡G¬°¤@³õºt¥X ©b­u¤@®y«°
¡P¤Ñ¬z´CÅéµû½×¡GªÅ¥]ªº¤£¶È¬O¥~½æ ÁÙ¦³¨}¤ß
¡P¤Ñ¬z´CÅéµû½×¡G©ç·Ó°Z¯àª§·í¡y¥Ç¸o¶ûºÃ¤H¡z
¡P¤¤°ê¤å©úºôµû½×¡G¤å©ú¹ê½î¹qµø±MÃD¤ù¡y­È±o¬Ý¡z
¡P¤¤°ê¤å©úºôµû½×¡G±À°Ê¹A§øºë¯«¤å©ú«Ø³]¤£Â_±j°_¨Ó
¡P¤Ñ¬z·s´N·~§ÎºA³Ò°ÊªÌªº¤­¤@ÃÙºq
¡P[µøÀW]¤Ñ¬z¡G³¯±Óº¸­uªe¦è°Ï½Õ¬ã
¡P¤Ñ¬z´CÅéµû½×¡GÅý´º©ó«È ¬°«°¥«®È´å²K±m
¡P¤Ñ¬z¦è«C°ÏºëªZÂí¡G¡y¬B¯îºC¶]¡z¸ÑÂê¤å©ú·s«º¶Õ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