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範 志願服務 文明社區 文明單位 文明村鎮 公益廣告展播·看臺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天津志願服務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溫暖天津文明風  >  今晚經濟週報  >  真情2014
邢俊勇:以書法魅力弘揚傳統文化
2016-12-09 12:30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書法即文脈書寫即傳承

  現爲中國華人書法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界聯合會會員、北京軍誼永和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天津南湖書畫院理事、天津市武清區文化藝術界聯合會會員、孔令國書畫院總顧問的邢俊勇說,漢字書寫的鍵盤化在國內的普及不過十幾年,“提筆忘字”已不是鮮見現象。作爲書法家,他遺憾“手寫的衰落”,故而在書法藝術的追求中深刻認識到“書法乃中國文化之生命基元”,期望通過自己的書寫與堅持能讓書法獲得更多的關注。

  “今天的孩子們很幸福,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50後的邢俊勇自幼癡迷書法,但受當時環境所限未能盡興學習。“上初中時,有位老前輩知道我喜歡書法卻不知道跟誰學、怎麼學的情況後,特別贈送我一本王羲之的行草書字帖。”如獲至寶的他手不釋卷,由這本小小的字帖開啓了自己的書法人生。學生時代的他癡迷書法遠近聞名,每到比賽必被老師鼓勵參與,並且都能獲得不錯的名次。“從那時起,我自覺與書寫有緣分,即使遇到再多困難也有動力去堅持。”考入畜牧專業後,他發現書法家寫在“中藥斗子上的毛筆字”特別好看,便找來紙筆照着臨摹。沒有毛筆和宣紙,就用鋼筆;沒有老師指導,就憑着感覺照貓畫虎,“只要拿起了筆,能夠寫出好看的字,自己就感覺到幸福”。

  20世紀八十年代初,新華書店陸續開始正常營業,邢俊勇終於有機會購買到筆墨紙硯和各種字帖。“最開始臨摹王羲之的字帖,後來又陸續臨摹孫過庭和懷素的。”幾十年下來,他一邊習書一邊收藏了不少珍貴版本的字帖。不惑之年後的他更加醉心書法,先後拜師李鳳宇和孔慶毅先生。無論技法上的指點還是生活上的交流,邢俊勇至今仍然感嘆“受益良多”。此外,生活在武清區這個“書畫之鄉”,他還多次得到當地著名書法家的指點。

  寫寫寫、讀讀讀,是邢俊勇業餘生活的全部內容。有朋友不解地問:“你每天都浸在筆墨字帖中,會不會煩啊?”他半開玩笑地說:“字帖和筆墨都不煩我,我怎麼能煩人家呢!”提起書法,他神色鄭重地說:“愛好之所以能被稱爲愛好,正是因爲有愛存在。因爲我們喜歡書法,所以纔會怎麼寫都不覺得枯燥,反而愈寫愈感覺其中的學問精深,需要自己沉下心來去揣摩研究。”

  自感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深知學無止境的邢俊勇在退休後終於迎來了“書法春天”。有了時間的他開始堅持“每日必書”,“但凡有一天筆墨未沾手,便覺得這一天的生活不夠圓滿。”堅持書寫的年頭久了,他愈發感覺到書法藝術乃民族奇蹟,“漢字一旦被書寫,就進入了人格審美情趣。簡單地說,脾氣驕縱的人寫出的字難有沉靜。從文化審美角度看,漢字有造型、有節奏、有韻致……而這其中的程度與品位的詮釋,那就要看書者的人格和對書法技藝的掌握了。”他形容漢字是“既實用、又審美;既具體,又抽象”,並認爲其美學與文化內蘊是需要人們窮盡一生的時間去了解、鑽研、體會的。

  古老的書法藝術離不開中國古詩詞,他認爲弘揚書法藝術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弘揚傳統文化。“我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爲了讓自己的書法更上一層樓,每天仍堅持閱讀古詩詞和文史典籍。有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還得翻閱資料,一定要查對完畢後,這才能睡得着覺。”

  在鍵盤時代,大衆日常愈發少於書寫的現象,讓他對漢字的未來產生一種憂心。“書法在生活中愈發缺乏實用性,導致大衆僅僅把漢字作爲交流的工具,而不再特意研究它。”擔憂的同時,他也感到自己對書法的長期堅持可以起到感染與帶動的作用。“比如孩子們看到我喜愛書法,爲了幫我買字帖,他們會專門瞭解書法藝術的相關知識。”

  筆墨能養心尊古而撼今

  “無論寫了多久,達到了哪個程度,我總覺得自己距離理想狀態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參加筆會時,邢俊勇認真觀察每一位書法家的長處與優點,從起筆態勢到落筆走勢,他都一一細心留意。用朋友的話說,他看誰都有長處,都應該去學習,唯獨看自己的作品,從來都是挑短處。記得某次筆會活動,同好看到他的作品頗爲欣賞,興沖沖地請得他的墨寶進行收藏。不料過了一段時間,邢俊勇主動給對方打電話“執意收回作品”,理由是“我在用筆力度上有了新感受和新想法,回頭寫幅新的作品送給你。”

  他認爲,無論是哪一種書法筆體,最關鍵的都是書者能否將滿篇文字聯動起來,凸顯出個人的生命張力。至高的境界既有鮮明的個人人格深處的生命力量,又以筆墨反映時代之精神。少年時的邢俊勇習武多年,反映到書法作品上亦是“狂狷”。用他的話說,大開大放,筆態瀟灑,過於隨心,鮮有斂跡。他坦率地說,書法之於個人的意義也正在此。“書者想要神韻絕俗,就必須嚴於律己、飽讀詩書。”他用很多書法家都經歷過的體驗爲例,“書者的喜怒哀樂是會反映到筆墨中的。正如孫過庭提到的:心情不好不宜寫字。若你感覺心氣順暢,那時寫出來的字也帶着一股子高興的勁頭。”

  古人書信往來慣用“見字如晤”,邢俊勇對這四個字格外有感觸。“原先我是個暴脾氣的人,通過書法這樣的修心的方式,我逐漸變成一個成天樂呵呵的人。子侄輩的人見到我時都說‘伯伯現在真是大變樣了!’”數十年彈指一揮間,對比自己當年的書法,他感慨說:“現在的字寫出來就帶着平和,藏着大半生的養性作爲。”

  聲名遠揚後,求字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時間允許,他會笑着一一應允。“大家喜歡你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尊重。何況,我還能夠用自己的作品去傳播傳統文化。”

  書法即心畫以書揚文化

  書法與詩詞,兩者均爲中國文化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樣式。它們獨立存在又緊密結合。邢俊勇認爲,書法既是書法家寄託情思、表達特定的人生感受、展示自己人生品位的藝術,又是實用和審美、傳承和自律、依附和創造完美結合的形式。“書法通過文字做傳載內容,而文字內容與書法形式又有着密切的依附關係。詩詞作爲書法家最樂意選擇的文字內容,在書法創作和審美中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他強調,書法家應重視傳統文化底蘊的積累。

  除了埋頭在家苦修勤練,外出參加筆會則是書法家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我對筆會這樣的文化活動還是很推崇的。參與的書法家不僅能夠見識到他人的長處,亦能從中頓悟到自己的短處。另一方面,倘若自己的長處能被他人所借鑑、愛惜,這也算是一種心靈的至愉吧!”前不久,他聽說某位企業家組織了一場筆會,目的是專爲白血病兒童籌集善款。他主動找到那位企業家,表示自擔路費也要參加筆會,捐出自己的作品。“像這樣帶有公益性質的筆會,只要是通知到我,我就一定會到場。我參加的絕大部分筆會活動是帶有公益性質的。對我來說,書法是一生摯愛,不存在以此爲業的企圖。”

  以書法作品弘揚文化是邢俊勇近年來的文化追求。他指出,“書”的社會功用既是表達人的內心情感和思想,又是記載天下萬物、溝通古今的言語,由此窺見人的內心世界。“書法家借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對世界的情感。”在他看來,書法即“心畫”。“書法藝術注重書法個性、品格。好的書法作品能感染更多人去關注和喜愛傳統文化,無形中能起到提升個人道德修養的作用,這大概也是當代書法家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

  追夢人心聲

  傳統筆墨技法是創作之根

  遇到喜愛書法藝術的年輕人,他會毫不保留地傳授心得,興起之時,還會當場揮筆示範。“很多年輕人在書法練習上有一個誤區,那就是過分追求自我,忽視了中華筆墨技法的傳統性。可能今天的大環境比較開放包容,人們也更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但經典之所以被稱爲經典,就是因爲它經得起千秋萬代的檢驗,所以老祖宗的技法無論如何是不能丟棄的。”

  “從臨摹‘二王’起步,時至今日,我的書寫中仍帶有‘二王’的韻味。”邢俊勇認爲,當代書法家的創作必然離不開“創新”二字,但更重要的是在繼承的基礎上談“創新”。“那些古樸的技法是千百年來老祖宗的精髓,無論何時,都是我們創作的根。”

 

掃描關注天津文明網微信

掃描下載志願天津APP

 
稿源:今晚經濟週報  編輯:宋文婧
¡@¡@§Y®É¼öÂI
¡@¡@·Å·x¤Ñ¬z¤å©ú­·¡@¡@¡@¡@¡@¡@¡@¡@¡@¡@¡@¸Ô²Ó>>
µLÀvÄm¦åµ¥©ó¦³¤F¦å²G»È¦æ
¡P«C¦~¹Ú·Q®a¤­¥|¹Å¦~µØ¬¡°Ê¶êº¡¸¨¹õ
¡P«C¦~¹Ú·Q®a«D¿ò"¤Ö¦~»¡"¨t¦C¬¡°Ê¤§¦Ñ«°´[«D¿ò
¡P«C¦~¹Ú·Q®a§ÓÄ@ªÌ¨«¶i¤Ñ¬z¹Ï®ÑÀ]
¡P·N¦¡­·±¡µó¤Wªº¡y·¬¸­¬õ¡z
¡P¦n¤H¤u§@«ÇÄ~Äò¼i¦æ©Ó¿Õ Åý¦Ñ¤H¡y³»¤W¥Í½÷¡z
¡P¡yÄҫءϦ@«Ø¡z ¥Î³Ò°Ê¦½¤ô­P·q³Ò°Ê¸`
¡@¡@ºë¯««Ø³]¶i¦æ®É¡@¡@¡@¡@¡@¡@¡@¡@¡@¡@¡@¸Ô²Ó>>
¡P¤Ñ¬z´CÅéµû½×¡G³o¨Ç®Ñ©±¬°¤°»ò¡y¬õ¡z
¡P¤Ñ¬z´CÅéµû½×¡G¬°¤@³õºt¥X ©b­u¤@®y«°
¡P¤Ñ¬z´CÅéµû½×¡GªÅ¥]ªº¤£¶È¬O¥~½æ ÁÙ¦³¨}¤ß
¡P¤Ñ¬z´CÅéµû½×¡G©ç·Ó°Z¯àª§·í¡y¥Ç¸o¶ûºÃ¤H¡z
¡P¤¤°ê¤å©úºôµû½×¡G¤å©ú¹ê½î¹qµø±MÃD¤ù¡y­È±o¬Ý¡z
¡P¤¤°ê¤å©úºôµû½×¡G±À°Ê¹A§øºë¯«¤å©ú«Ø³]¤£Â_±j°_¨Ó
¡P¤Ñ¬z·s´N·~§ÎºA³Ò°ÊªÌªº¤­¤@ÃÙºq
¡P[µøÀW]¤Ñ¬z¡G³¯±Óº¸­uªe¦è°Ï½Õ¬ã
¡P¤Ñ¬z´CÅéµû½×¡GÅý´º©ó«È ¬°«°¥«®È´å²K±m
¡P¤Ñ¬z¦è«C°ÏºëªZÂí¡G¡y¬B¯îºC¶]¡z¸ÑÂê¤å©ú·s«º¶Õ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6875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