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網
溫暖天津文明風 精神建設進行時 身邊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願服務 文明城市 文明村鎮 文明單位 文明校園 文明家庭 公益廣告 誠信天津 文明有禮 我們的節日 未成年人
 
  您當前的位置 : 文明網 >> 老天津衛
老天津衛 清明節那些事兒
2023/04/04
歡迎參與網絡文明傳播: 

  

  清明,是節氣,不僅指導農事,亦是人們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的節日。二者相融,久成節俗,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內涵。

  舊時,清明習俗頗多:掃墓、踏青、插柳、食春盤、蕩秋千、放風箏等。古語雲:“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各地清明習俗大致相同,但在活動內容上卻各有側重,亦不乏“土生土長”的節俗。

  六百多年前,天津建衛之初人口稀少。明洪武至永樂年間,50年內曾有18次大規模移民,其中就包括向天津輸送人口,天津人口有所增加的同時,也帶入了各地不同的民俗民風。故而,天津清明習俗個性且多元。

  掃墓搶供尖兒

  明永樂初期,天津城僅是一座囤軍糧、牧軍馬的軍事小城,城外是漫漫郊野。村落、農田、樹林、荒地、墳冢交錯密集;沼澤、坑塘、河流星羅棋布。每到清明,人們總要遵傳統為舊墳培新土,將紙錢成吊掛在墳上。

  至清代,天津衛舊城的人在清明掃墓逐漸形成約定成俗的規矩:本族墳塋無論多少,在為三代血親燒紙培土外,族人不分輩分還為排位第一的祖宗墳上添加幾?新土,以示後嗣繁昌,人丁興旺。所以祖宗墳墓顯得格外高大。

  彼時,津人在掃墓時有一項“食供尖兒,祈長壽”的習俗。其程序:首先為墳塋除去荒草,培添新土,然後點燃香燭、設擺供品、焚燒楮錠,供上水果、點心、花糕、饅頭、餃子等祭品。

  人們歷來推崇“侍死若生”,把祭品供在亡親、先祖墳前,即為盡孝守禮,以此表示對先人的敬慎與追念。待祭禮完畢,大人會將“供尖兒”賞給自家小孩食之;身邊若無孩童,則由成年人分食,以祈望獲得先人庇佑。塔形供品與墳塋排列形制相對應,供尖兒喻為最長者,最長者的陽壽加陰壽必是最長。所以,吃供尖兒意味著向祖宗“借壽、求壽”。

  清明食春盤

  如今,清明節只剩下了掃墓這單一活動了。但在古時,踏青也是清明時節的主要內容。

  人們借掃墓之機踏青郊游,沐浴春光。於年輕人而言,更是歡娛時節。曾有清末文辭描述天津人踏青景象:“三河年少,洛水名姝,穿杏子之衫,持桃花之扇,或馳駿馬,或駕輕車,鞭揚繡陌之塵,花踏春間之路,看捎葉之蹄,鶯逐沾泥之飛絮,無不釆烈興高,紅綃麗質、白袷名流,結伴嬉游者也。”——可見當時出游之盛景。

  舊時,將清明前一天稱為寒食節。源自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歷史故事。介子推保駕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在外漂泊十九年,重耳飢餓瀕死之時,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切碎之後與野菜煮湯,喂與昏迷中的重耳。重耳醒後感動至極,並發誓說:“今後我若得了君王位,定厚報先生割股啖飢之情誼。”後經秦穆公的輔佐,重耳終取晉國王位,並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但在論功行賞之時,介子推與老母隱於綿山拒不受封,並轉告說:“臣子救君乃是天理,以此求功無異賊也。”於是,重耳令三面焚山,欲迫介子推下山受封,沒想到介子推竟與老母在火中抱著大柳樹而亡。重耳得知,悲痛欲絕,昭告天下:“介子推殉節之日立為寒食節,人人不可舉炊動火。”

  按照舊俗,寒食這天,人們盡能守規。舊時津人,對忠烈仗義尊崇有加,所以過寒食節不僅息火停炊,甚至節食者大有人在。直到次日清明,人們踏青歸來,纔用最簡易的方法療飢,故“食春盤”應運而生。所謂春盤,即在面皮之內裹上韭黃、豆芽、醬豆腐汁和的餡,炸之即可。隨著歷史演變,“食春盤”變成了立春節令食品“炸春卷”。而本屬正根兒的清明“食春盤”,卻逐漸隱沒無聞了。

  插柳祈生發

  所謂“插柳”即栽種柳樹。之所以不叫“栽”或“種”,而稱為“插”,皆因柳樹無需育苗、移栽,在清明時節,從大柳樹上砍下枝杈,插在土中即可生根發芽。

  “清明插柳”不僅是一項農事,亦是對介子推的紀念。介子推死後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後這天定為清明節。故此,有虔誠者於踏青歸途會折下幾枝柳條,回家插在瓶缶之中,以此緬懷介子推。由此可見,於祭禮而言,舊時的寒食節受重視的程度遠在清明之上。

  早年天津水系發達,河流縱橫交錯,岸邊所植樹木多以楊柳為主,清明插柳的習俗並不少見。這不僅是為河道護堤,亦是漁家熱衷之為。曾有竹枝詞:“清明插柳祈生發,遠泊漁人安新家,待到三伏正晌午,小船系攬柳蔭下。”可見插柳不僅是單純植樹,從中也可窺見天津漁民熱愛生活的一片情懷。

  借風曳紙鳶

  風箏,古稱“紙鳶”,在古人眼裡,放風箏不僅是游藝娛樂,放飛心情,且可借放風箏放走自身穢氣。於天津地區而言,春季風高,適合放風箏,在清明節後放風箏的人也不少。

  清明踏青,郊外游玩,蕩秋千雖被納入其中,但在天津並非清明時節的游戲。所謂“清明時節蕩秋千”,不過是文人筆下的個別現象。舊時,天津人蕩秋千多是一項少年游戲,且多在夏秋之季。有詩句為證:“枝頭蟬聲噪,樹下蕩涼風。”這“蕩涼風”說的是盛夏雖然炎熱,而秋千的擺動即會迎來涼風清爽。

 

掃描關注天津文明網微信

掃描打開天津志願服務網

 
稿源:今晚報  編輯:劉叡
  即時熱點
  溫暖天津文明風           詳細>>
無償獻血等於有了血液銀行
·天津師大開在五大道上的實踐思政課
·『楓葉紅』盡顯『她力量』
·青年夢想家五四嘉年華活動圓滿落幕
·青年夢想家非遺"少年說"系列活動之老城廂非遺
·青年夢想家志願者走進天津圖書館
·意式風情街上的『楓葉紅』
  精神建設進行時           詳細>>
·天津靜海區益農裡社區:積分制小程序上線(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河東區上杭路街:面向未成年人 開展禁毒教育(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河北區月牙河街:3.6萬餘個煙頭換2400餘個雞蛋 撿拾『小動作』換來『大文明』(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靜海區西灣河村:積分兌換來了 880斤雞蛋『兌』給400餘戶村民(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視頻]天津西青區佳和榮庭社區:發動『熱心腸』 志願服務動起來(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視頻]陳敏爾與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阿東一行座談 陳輻寬參加
·[視頻]『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活動綜述
·[視頻]天津河東區:黨員『快遞小哥』向社區報到(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紅橋區彰武社區網格員的一天(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視頻]中新天津生態城推出『志願生態城』服務品牌(十項行動·基層治理在行動)
天津文明網編輯部電話:022-83607493  郵箱: 滾動新聞 技術支持:北方網  津ICP備07002952號